国徽

热点查询: 财政预决算 政府工作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 投资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 2018年青川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

2018年青川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

发布日期:2019-02-02 19:56 浏览量:22839 来源:县统计局
[ 字体: ]
分享: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工作总抓手,聚焦聚力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围绕“发展生态农业,培育新型主体,保障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思路,以促进产业振兴为着力点,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突破性发展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收入稳步增长2018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7元,同比增加1054元,增长10.0%,增速全市并列第一。

2018年青川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指标名称

总量(元)

占可支配收入比重(%)

增量(元)

增幅(%)

贡献率(%)

拉动增长(%)

可支配收入

11637

100

1054

10.0

100

10

一、工资性收入

4280

36.8

353

9.0

33.5

3.3

二、经营净收入

4294

36.9

369

9.4

35

3.5

三、财产净收入

237

2

28

13.4

2.7

0.3

四、转移净收入

2826

24.3

304

12.1

28.8

2.9

(一)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280元,同比增加353元,增长9.0%。今年青川县建筑行业日平均工资130元左右,同比增长18%,普通零工日平均工资80元左右,同比增长14%。本年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10个,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38亿元,全年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12个,同比增长55.5%。随着众多项目开工,本地就近务工人数明显增加,用工需求旺盛,工资水平提高。

(二)经营净收入占比跃居首位。2018年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4294元,同比增长9.4%,贡献率为35.0%。主要增长原因:一是茶旅融合突破发展。今年我县成功举办了茶文化周活动、茶叶采摘技能比赛等茶事活动5次,重点打造了“仙雾茶海”、“贡茶山庄”等茶旅融合示范点。二是探索药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园区景观化,先后建成以银杏为主导产品的青溪现代农业园区、以龙芽草为主题的白龙湖幸福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以凌霄花为主导产业的凌霄花谷等。

(三)财产净收入增速最快。2018年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237元,增加28元,增长13.4%。增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本年全县脱贫摘帽,众多涉农项目开工,工人就近租房使农村居民出租房屋增多,财产净收入增加;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初现成效。全县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92万元,79个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80.1656万元,人均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6.29元。

(四)转移净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自2018年1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低保兜底水平。对重点兜底保障对象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220调整至310元,基本兜底保障对象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193元调整至220元。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原每人75调整为93元,月增加18元。

二、生活消费支出呈现齐增态势

2018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811元,同比增加988元,增长11.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7.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2018年青川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指标名称

总量(元)

占可支配收入比重(%)

增量(元)

增幅(%)

消费支出

9811

100

988

11.2

食品烟酒

3719

37.9

213

6.1

衣着

1016

10.4

150

17.3

居住

1683

17.2

200

13.5

生活用品及服务

759

7.7

124

19.5

交通通信

780

7.9

80

11.4

教育文化娱乐

671

6.8

88

15.0

医疗保健

795

8.1

73

10.2

其他用品和服务

388

4.0

60

18.4

(一)食品消费提质升级,饮食服务增长较快。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村居民饮食服务型消费需求呈上涨态势。2018年,农村居民饮食服务支出213元,同比增长9.2%。

(二)消费观念发生转变,衣着及生活用品更趋于品牌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刺激了农村居民享受型需求的消费,消费品质不断提升,从而越来越注重产品品牌、档次和质量。农村居民衣着支出达到1016元,同比增长17.3%,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达到759元,同比增长19.5%。

(三)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迅速,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享受和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自驾旅游、垂钓、健身等文化娱乐活动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文娱耐用品消费、其他文娱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分别同比增长24.3%、10.0%、33.2%。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差,对农民经营净收入影响大。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相对较差,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就很容易导致作物受损、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如受“6.26”洪灾影响,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严重受灾,导致农业经营净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增速比上年同期低了3.7个百分点。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制约了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目前青川县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大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参与市场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户组织化程度较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步晚,效果不突出,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滞后,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深度、广度不够;二是专业合作组织在优良品种试验推广、维护种养殖者利益、引导生产方向、组织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功效发挥不够充分。

(三)龙头企业带动不明显。现有的龙头企业以基地建设为主,缺乏精深加工能力,同时受企业自身经济实力限制,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连接不紧密,带动力不强,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四、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实施“以工补农、以商惠农”策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行“防、治、避”相结合的原则,有效提高现代农业防范自然灾害的水平。因地制宜制进行大棚补助、节水补助、农机补助,把政府扶助资金实实在在补到务农者手中。优化土地流转模式,延长土地承包期限,鼓励长线资金的投入,引导业主自行建造抗风、防雪能力强的高档次大棚以及排灌渠系,提高抗灾防灾能力。

(二)切实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一是集中要素强力推进,把资金、人员等要素进一步集中到产业发展上,确保资金、人员、工作、落实“四到位”。继续依托我县的优势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合作招商,招引县外工商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休闲农业发展。二是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创新培训机制和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督促农业技术人员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及时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聚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在全县脱贫摘帽基础之上,着力抓好脱贫后续巩固提升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就业、教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因村因户制定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方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先行先试试验区建设,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努力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