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2024年度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
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各级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法》、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今年以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市统一部署,常态化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管理和监督执法,广泛开展居民食品浪费情况问卷调查、粮食损失调查评估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将2024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
为有力有序推进我县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县发展和改革局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等有关部门,分解明确今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各项工作任务,加强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全链条节约减损工作,有力保障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开展。
二、持续深化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
(一)减少生产环节损耗
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宣传,实施集中培训、下乡指导、发放明白纸、微信群等多种形式进行小麦、稻谷、玉米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宣传,提高机收减损技术、提高广大农户机收减损意识。我县属高海拔山区地带,机械作业开展较为困难,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和各项政策支持下,我县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技术,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县的农业耕作设备逐渐增多,农机作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机耕、机播、机收面积逐步增大,农机专合社在我县服务也日益成熟,为了更好地减轻农民收割劳动力缺乏、减轻经济负担、减少粮食损失。2024年我县积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补贴政策,共计发放补贴资金50.17455万元,惠及365户农户,补贴机具389台套。5月22日至31日和9月23日至10月9日,县农业农村局农机股在三锅镇三个村开展了机收减损监测工作,得出结论为: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为:1.1%、油菜机收平均损失率为:6.52%、水稻机收平均损失率为:2.16%、玉米机收平均损失率为:2.51%、大豆机收平均损失率为:8.49%。
(二)深化储存环节减损
近年来,县发展和改革局积极推进粮食仓储设施设备完善建设,通过低温库、智能库改造升级、仓顶阳光、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推动粮食仓储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不断提升仓储精细化管理和绿色储粮水平,进一步提升了粮食储存降损能力。现有政策性粮食收储企业1家,储粮仓容4万吨,主库区竹园低温智能库仓容3万吨,储有各级政策性储备,储备企业配备了先进的数字粮情电子检测系统、环流熏蒸系统、储粮通风系统、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电子汽车衡、补仓机、各种输送机、风机、等机械设备,并设立了检验室,配置了一整套精密的粮油检测仪器。我县现有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个,2024年产后服务中心全年清理粮食约为0.95万吨,节粮减损约为97.5吨,清理烘干设施利用率约为30%,损耗降低率约为1.5%,清理粮食主要是县级储备粮轮换入库部分,少许竹园镇片区农户产新粮产后清理服务。
(三)提升运输环节减损水平
我县发挥物流保通保畅机制作用,通过实施建立应急运输保障机制、强化车辆日常监管、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营运和超限超载等措施。2024年全县农业生产物资、农机、粮食等物资的平均运输时间较以往缩短,粮食运输高峰期能够快速调配运输车辆及时运送,避免了粮食在田间地头长时间堆积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幅降低了粮食损耗率,确保了运输车辆按照规定的载重和装载方式进行运输,避免了因车辆违规运输导致的粮食积压、洒落等情况发生,进一步降低了粮食等物资的运输损耗。
三、大力开展餐饮浪费“光盘行动”
(一)加强行业管理
我县积极引导餐饮行业落实反食品浪费主体责任,鼓励和支持商贸企业带头践行专项行动,开展“勤俭节约我先行”培训,提高职工节约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规范节约用餐行为,以小餐桌带动大文明。鼓励引导全县餐饮企业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拼盘”等新型服务,鼓励消费者适量点餐,积极推广“半份餐”“小份餐”“自助餐”。推行“光盘行动”、分餐自助、公勺公筷等文明就餐方式,倡导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充分调动消费者节约用餐的主动性,让理性消费蔚然成风,拒绝餐饮浪费。
(二)强化监督执法
县市场监管局将反餐饮浪费工作列入年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并与餐饮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同频同步开展,督促餐饮单位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结合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与各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签订《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加大反餐饮浪费执法力度,推广“简案快办”模式,今年以来,全县市场监管及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累计检查食品经营和餐饮服务经营者600余次.
(三)强化公共机构反食品浪费
严格落实《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指南》要求,推动反食品浪费进机关,张贴、竖立反食品浪费标语、展板、条幅、餐桌提示牌20余块,机关食堂全天饭菜食用率达90%。学校食堂根据学生就餐人数和饮食习惯,合理调整菜品供应量和种类,推行“半份菜、小份菜、拼盘菜、小份主食”等供餐方式,泔水垃圾量相较于以往减少了约15%。公立医疗机构食堂,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分量可调制菜单,按需供餐,运用科技手段监控库存与消耗,实现供应链精益化。
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引导
(一)加大节约宣传力度
组织开展“光盘行动”行动3场次,将反食品浪费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组织开展食品抽检,检查餐饮服务单位300户次,召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约谈暨培训会》2次,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100余人次,发放培训材料200余份。10月份开展了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展示活动主题“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以及“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此次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张贴宣传册20余份,咨询50余人次,公众号发布宣传报道2次。印制制止餐饮浪费宣传资料,免费发放各餐饮单位,张贴于醒目位置,时刻提醒消费者理性、文明消费。
(二)强化青少年节约意识
全县各学校将粮食节约和反对食品浪费相关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课程中,为学生们讲解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粮食生产的艰辛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各中小学在升旗仪式上开展以反食品浪费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通过广播站开展粮食安全教育宣传。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学校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宣传粮食节约和反对食品浪费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在家中参与节约粮食行动,如适量做饭、不挑食、剩菜合理利用等。据调查,大部分家长表示孩子在家中的浪费行为明显减少,家庭节约粮食的氛围日益浓厚。
(三)加强家风建设
县妇联以传承优良家风,推选并宣传女性模范人物事迹,发动广大妇女和家庭践行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理念,推动建立示范基地,弘扬传统美德,树立家庭文明新风尚。进一步推动婚姻习俗改革,通过电视、微信群、座谈会、农村大喇叭等方式把“革除婚姻陋俗、婚事新办、简办”宣传到家家户户,印制发放“践行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倡议书及其他宣传资料500余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婚宴和相互攀比的现象。借助七夕等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倡导移风易俗,构建简约适度、反对奢侈浪费、轻婚宴尚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一)完善标准体系
向我县各有关单位征集反食品浪费相关标准,县市场监管局拟组织制定《餐饮企业行业规范》,从基本要求、制度建设、环境要求、设备设施要求、菜品设计、餐食制作、服务要求等方面,为餐饮业开展餐饮厉行节约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餐饮服务组织自觉履行反食品浪费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二)开展粮食损失调查评估
开展我县粮食储存、加工环节损耗调查。储存环节,目前我县各级储备粮还未到轮换期,不涉及出库,储存期间粮食实物检查工作底稿显示差率在限定范围之内,不超耗。加工环节,我县无主要加工企业,暂无调查评估。
(三)加强食品浪费调查评估
按照《广元市食品浪费抽样调查实施方案》《广元市餐饮浪费抽样调查工作指南》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了部分乡镇食品浪费抽样调查,推动做好居民食品浪费情况问卷调查工作,我县完成居民食品浪费调查问卷230余份,在抽样调查过程中,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餐饮经营者和居民对反食品浪费的认识和理解,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社会氛围。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反食品浪费宣传引导。利用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积极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建立健全消费者激励引导机制,推动反食品浪费进校园、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食堂,走进千家万户,凝聚广大消费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共识。
(二)推动餐饮经营者积极响应。推动餐饮经营者优化餐品供给结构,科学设计菜单或套餐,切实提升餐品和服务质量。推动餐饮经营者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放置提示牌、菜单提醒等方式,提醒顾客理性消费,营造文明用餐、节俭消费的良好氛围。支持将厉行节约列入餐饮业职业培训重要内容,加强对餐饮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三)强化反食品浪费监督力度。完善反食品浪费长效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落实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责任,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反食品浪费的监督,加强反食品浪费立法,探索建立与食品浪费行为挂钩的信用惩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