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管理体系。以全国首个野猪等致害性野生动物防治基地建设为契机,成立青川猎犬保护与发展工作专班,组建管理中心,健全协会组织,聚拢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强化“青川猎犬”品种保护、品质提升、品牌推广。截至目前,开展品种培育保护培训3次,受众400余人次。
(二)深入调研摸底。派遣3支工作队围绕“青川猎犬”的健康状况、地区分布、特征特性等信息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完善的猎犬品种档案,并结合摸底排查结果与产业发展趋势出台《青川猎犬保护与发展工作方案》。目前,全县已排查登记“青川猎犬”254只。
(三)打响本土品牌。实施青川猎犬保护与发展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打造集繁育、驯养、培训、赛事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推动“青川猎犬”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25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建设繁育基地、训练基地2处,开展狩猎实训活动1次,举办猎犬赛事活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