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川县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目 录
一、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二、2019年预算草案
三、2019年财政工作
四、预算报告附表
五、债券资金相关说明链接
	
	
一、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应对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新挑战,狠抓增收节支,努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难攻坚、
创新举措,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982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9799万元的100.1%,增长8.6%(含金融保险业增值税)。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764万元,增长152.3%;非税收入完成5056万元,下降40.9%。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6087万元,增长47.5%;上划省级收入完成5862万元,增长52.5%。以上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实现41769万元,为年初预算34769万元的120.1%,同比增长26.6%。
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保障序列,加强资金统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2333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42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826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257050万元,为调整预算208385万元的123.4%,同比增长14%。2018年,农林水支出增长15.9%,教育支出增长3.1%。重点保障了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部门单位正常运转、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实施及重大民生实事推进。
收支预算总体平衡。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20万
元,加上返还性收入420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114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9683万元、接收其他地区援助收入30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9000万元,调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99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57050万元。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22333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428万元、债务还本2826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万元后,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实现10750万元(其中:国土方面收入10182万元),完成预算的340.2%,加上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339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080万元,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5221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14097万元(其中:国土方面支出9370万元),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医疗救助、社会福利等。加上上解上级支出44万元,债务还本1080万元,支出总量为15221万元,完成预算的358.9%,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199万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19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9%。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6757万元,完成预算的89.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787万元下达到市专户统筹使用),加上上年滚存结余31508万元,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38265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7315万元,完成预算的92.9%。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及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水平等。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55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0950万元。
5.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2017年末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2229万元,加上上级下达我县2018年新增债务限额10738万元,减去调整为省级债务的易地扶贫搬迁债务限额5065万元,2018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预计为187902万元(一般债务限额167782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0120万元)。
2018年,省财政厅下达的转贷债券资金使用情况。一是新增债券资金10738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9038万元,污水垃圾治理1110万元,公办幼儿园建设590万元。二是置换债券额度8762万元,用于置换到期市级转贷债券8750万元及农合股金12万元。三是再融资债券额度20580万元,全部用于到期债券还本。
上述全县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在省财政厅完成结算审查和批复后还将有一些变动,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县人大决议决定情况
2018年,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县人大常委会的初审意见,认真落实审计整改要求,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加强财政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主动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反馈满意率100%。
1.坚持稳中求进,培育后劲财源
一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好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按照“以人为本、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完善招商引资措施,以工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引进适合青川资源禀赋的大企业,培育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增强财政增收后劲。三是积极深入研究中央、省、市出台的政策,把握政策扶持方向和资金投入导向,主动与上级部门汇报沟通,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四是牢固树立项目理念,抓好重点项目税收监控,把项目作为财政直接增收的重要渠道,积极策划、包装大项目,大力实施优质PPP项目,对财政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从立项、工程预算、招投标到竣工验收、决算等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确保工程项目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2.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财政监管
认真贯彻落实“保运转、保民生,转变支持发展方式”的财政工作方针,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严格支出保障序列,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基本支出和民生支出,切实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县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等重点项目、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和养老保险缴费等重点支出得到及时有效保障。一是加大环保投入,支持绿色发展,持续加大教育、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加快支出进度。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二是进一步强化支出预算约束,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准的支出预算,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严格控制预算追加。明确预算部门支出主体责任,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跟踪问效,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有效性、安全性。三是牢固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的观念,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账户管理和支付管理,制定了公务卡强制使用目录,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四是加大专项监督检查力度,重点选择“三农”、社保、教育、科技、文化等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众切身利益的相关资金实施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为完善有关政策、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五是健全一事一议、民办公助、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制度,规范项目程序。
3.强化债务管理,防控财政风险
按照《青川县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办法》《青川县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暂行办法》和《青川县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坚守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风险的底线。认真落实《青川县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妥善处置化解存量债务。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严格限定由自身运营收入偿还,杜绝新增政府债务。建立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的偿债保障、风险防控机制,严禁举债规模超过自身偿债能力。
4.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
积极实施财政改革攻坚计划,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重大改革决策部署,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加强财金互动,推进“政担银企户”合作,带动金融资本加大对实体经济投入。编制《2018—2020年青川县中期财政规划》,明确财政发展的主要思路和重点工作。抓好人大审查、审计、财政监督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逐一整改落实,健全完善制度,促进财政科学规范管理。
(三)全县财政重点保障情况
2018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是脱贫攻坚扎实推进。2018年,我县共投入各类财政性资金141060万元支持脱贫攻坚。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5658.5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贫困村、贫困户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村脱贫奔康产业园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易地搬迁、集体经济发展等。安排2018年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00万元,比2017年2210万元增长40%。
二是项目投资保障有力。按照“项目年”各项决策部署,
扎实开展项目投资“大比武”,全力做好项目建设资金保障。
2018年,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债券转贷资金和其他各类资金260798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28591万元的114.1%。严格抓好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审批,积极支持广平高速、曲河水库、县城绿道、东山公园等项目实施。筹措资金大力支持S208线县城至金子山段大中修、马鹿镇衡柏至陇溪公路、竹园至江油公路、月坝至青川旅游公路、竹下公路大中修等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投资规模适度增长。
三是产业发展支撑到位。2018年,预算安排生态产业发展资金7500万元,用于扶持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电子商务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保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生态产业特色农业保险、民族地区生态产业发展、产业贷款贴息、分险和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示范区开发。全县产业扶持基金规模3330.89万元,其中79个贫困村2744.22万元,平均达到34.74万元,每个贫困村均建立专户;非贫困村586.67万元,平均达3.1万元。截止12月底,共使用产业扶持基金2501.32万元。基金使用程序规范,用途明确,群众知晓率高,投资风险可控,基本收益有保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实保障民生支出,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144074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65.4%。全省十项民生工程资金实际拨付37790万元,20件民生大事实际拨付资金25101万元。
支持强化医疗和社会保障。投入41321万元,推进养老保
险制度改革,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和能力建设,确保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特殊群体补助等政策兑现。扩大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享受范围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对象范围,支持劳务品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促进就业创业活动。
支持教育改革发展。投入35518万元,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兑现“三免一补”、贫困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支持“三区”人才教师专项计划。支持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新建及改扩建校舍33所。
支持文化体育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投入5101万元,支持
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30个村文化室、30个村文化院坝(13340平方米)。成功承办省“十三运”排球和桥牌项目,支持全民健身、体育赛事和国际马拉松等活动开展。投入8175万元,支持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升食品药品质量检测能力。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及代表委员们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持续增收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政府债务存量规模较大,财政潜在风险逐年增加;财政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增强,财政支持发展方式需进一步创新;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有待加大,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预算公开与公众期待还有差距;财经纪律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9年预算草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编制好2019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促进经济平稳
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围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预算法和深化财政改革各项要求,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有效盘活存量资金,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加快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财政政策,认真落实省委“三保一优”和省政府“从紧编预算,从严控支出”的工作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出2019年收支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19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11万元,较上年
增长4.5%。其中税收收入14030万元,下降5%,主要是继续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等;非税收入6681万元,增长32.1%。上划省级收入6207万元,增长5.8%。上划中央收入16552万元,增长2.8%。以上公共财政总收入预算43470万元,增长4%。
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11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420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955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545万元,当年财力总额为115022万元,同比增长1.9%;加上一般公共服务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7120万元,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378万元,收入总量124520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年初支出预算相应安排124520万元。其中:本级支出合计117957万元,2019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财政补助资金专项上解6143万元,原地税体制改革上解420万元。
2019年财力安排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保基本运转。人员经费按政策和标准足额预算,部门运转经费全额保障。二是保民生。保障教育、农业、科技等支出达到只增不减的政策要求。三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6600万元,加上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13万元,收入总量为7513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7513万元。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
补偿、水利工程、体育事业、社会福利、债务还本等。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45万元,上年无结转,收入总量545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45万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8181万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30950万元,收入总量129131万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5232万元,滚存结余33899万元(含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结余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五)政府债务预算
截止2018年末,我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8781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67700万元(一般债券167700万元),专项债务20110万元(专项债券20110万元)。2019年,将通过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压缩非刚性支出等方式,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息32600万元,其中:到期还本26400万元(一般债券还本23300万元,专项债券还本3100万元),应付利息6200万元(一般债券付息5518万元,专项债券付息682万元)。
三、关于2019年财政工作
2019年,全县将认真组织落实好本次人代会关于预算报告的审查意见和相关决议决定,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全力组织收入,确保财政增收
一是全力以赴统筹调度。继续坚持压力传导、责任分担的
工作机制,加强财税、经济等部门间的无缝对接,提前做好收入预判,科学筹划,整合力量,倒排节点,合力攻坚,确保完成年度收入任务。二是着力优化经济环境。继续落实财政扶持政策,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企业帮扶政策,全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切实抓牢重点税源。强化各类涉税信息的统计、梳理、利用,抓大不放小,真正实现综合治税无缝隙管理。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的税收走势分析,提高动态管理水平。加大挖潜力度,形成有效的税源补充。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民生
科学调配财力,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和民生政策有效落实。对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就业体系、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方面的资金,认真审核、加速办理,确保各类资金及时准确拨付到位。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有限的财力集中用于促转型、扩需求、助创新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财源储备,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强民生资金监管,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重稳定在65%以上。
(三)加强绩效管理,严格财政监督
严格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改革,深化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报告、通报、公开、整改等机制,进一步加大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资金支出的绩效导向,更大范围实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的联动挂钩。进一步巩固财政“大监督”格局,有效形成监管合力,发挥财政监督在推动廉政建设、执行财经纪律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推进一体化平台“动态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建立涵盖全部财政资金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检查,加大重点领域和民生资金监督检查力度,树立财政监督权威。
(四)推进改革攻坚,提升管理水平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研究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严格落实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全覆盖。积极稳妥地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强化债务管理,继续做好政府性债务的举债审批和风险预警,重点加强经营性债务和其他债务的管理,努力消化存量债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健全PPP等工作协调管理机制。规范乡村账户管理和核算管理,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四、预算报告附表
附件:2019年政府预算公示表
五、债券资金相关说明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