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通过村级建制调整,合建2000人以上大村1个,集体经济基础进一步增强,完善村集体经济运行规则,将风险评估、经济效益和长效机制建设综合考虑研判,整合各村现有土地、山林等资源,开展合资合作和投资入股等方式兴办集体经济,进一步实现了贫困村集体经济“从有到好”,非贫困村“从无到有”的转变。
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积极鼓励各村利用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参与全乡主导产业和园区建设,通过集体资产分成,同时在传统种养业上下功夫,鼓励大户利用集体经济入股扩大种养殖业规模,带动群众增收同时增加集体收入,对部分发展困难的村采取“飞地”模式,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和休闲农业建设,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依托园区抓主导产业。全乡建2000亩以上绿茶生产园区1个,带动全乡6个村参与,鼓励各村将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园区建设,按照比例开展分红,同时在各村通过大力开展高山绿茶管护、栽植,将集体土地、林地折合为资产入股,有效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长效、稳定。(大院回族乡:余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