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引领力”。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10个行政村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实行一岗双责制,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乡、村、社会治理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责任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年度考核机制。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实行常态化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宣传力”。在茶坝河沿线、茶叶产业园、乡村道路张贴标语20处,设立警示牌10处,悬挂标语10幅,结合脱贫攻坚“百日攻坚战”总复习第二轮县级排查工作,进村入户宣传环境治理知识,利用微信公众号、村务公开栏、微信群向辖区群众宣传相关生活垃圾治理及环境卫生知识,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思想共识。
三是“带动力”。通过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培训后,45名临时性公益岗位人员,对集中居民点、街道、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消杀工作。对村组道路、农户周边进行彻底保洁。同时1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通过茶坝乡微信公众号、阳光村务、宣传单进行广泛宣传,全乡10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集中处理,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四是“推动力”。建立联系领导制度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并通过现有管理机制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逐村实地查看成效,不达标决不罢休。同时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督导组,不定期抽查进行督查考核,今年以来开展督查10次。(茶坝乡: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