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着力加强财源建设,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全县范围内征收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到50425万元,同口径增长20.7%,其中中央级收入18909万元,同口径增长17.5%;省级收入6737万元,同口径增长14.9%;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0711万元的119.6%,增长2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524万元,增长5.1%;非税收入完成9255万元,增长83%。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保障序列,加强资金统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全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220695万元,为调整预算189073万元的116.7%,同比下降14.1%。重点保障了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部门单位正常运转、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实施及重大民生实事推进。
收支预算总体平衡。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79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420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4826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889万元、接收其他地区援助收入53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4959万元,调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4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54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20695万元。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18611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860万元、债务还本2330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23万元后,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实现8586万元(其中:国土方面收入8244万元),完成预算6600的130.1%,加上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204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9800万元,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30426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27326万元(其中:国土方面支出7862万元),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医疗救助、社会福利等。加上债务还本3100万元,支出总量为3042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9%,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54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年结转1万元,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546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546万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54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8412万元,完成预算的110.4%(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283万元下达到市专户统筹使用),加上上年滚存结余33825万元(上年决算调整期报告数30950万元,基金决算后调整为33825万元,增加2875万元),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42237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9198万元,完成预算的114.7%。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及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水平等。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78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3039万元。
5.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2018年县人大批准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87902万元,加上2019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新增债务限额21059万元,2019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0896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69441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9520万元。
2019年,安排土地出让收入偿还专项债券本金2700万元,截至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06169万元,比上年增加1835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69359万元(一般债券169359万元),专项债务36810万元(专项债券36810万元),控制在债务限额内。
省财政厅下达的转贷债券资金使用情况。一是新增债券资金21059万元,用于易地扶贫426万元,污水垃圾治理633万元,公办幼儿园建设600万元,乔庄镇棚户区改造5000万元,乡镇天然气利用工程10000万元,大病不出县(远程专家门诊)乡镇全覆盖项目2300万元,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2100万元。二是再融资债券额度23700万元,全部用于到期债券还本。
上述全县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在省财政厅完成结算审查和批复后还将有一些变动,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县人大决议决定和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19年,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县人大常委会的初审意见,认真听取和吸纳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同时认真落实审计整改要求,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加强财政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预算执行管理扎实有序。一是预算编制更加规范。继续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实行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审、同步上会、同步批复、同步公开”。二是组织收入更加有力。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在全面抓好重点税源和主体税种征收的同时,抓好各类小税种和零星分散税源征管,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和半年“双过半”,增幅居全市第一 。三是支出保障能力更加提升。大力清理存量资金,2019年使用结余资金消化历年暂付性款项1.14亿元。加强国库资金调度管理,认真落实人员工资、扶贫 资金专户管理和专项保障,确保了工资、扶贫资金正常调度,保障了“三保”支出及重点项目资金需要。
2.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一是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2019年新增减税降费4920万元。二是大力争取资金,项目保障有力。扎实开展项目“大比武”,以项目和产业为依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争取各类资金235266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4%。积极谋划争取债券资金20519万元,比上年增长91 %。三是产业发展支撑到位。2019年,支持全县产业发展投入6120万元,用于庄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修建411万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企业奖补1270万元;生态旅游产业贷款贴息300万元;特色农产品展销及质量监管131万元;保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3371万元;中小企业发展77万元;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民族地区产业发展560万元。
3.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增进。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120973万元,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65%。一是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402万元,用于支持贫困村、贫困户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村脱贫奔康产业园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易地搬迁、集体经济发展。二是持续实施养老、就业、社保、帮困等民生实事。保障社会保险政策兑现,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县内人才招聘、劳务品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促进就业创业活动投入1600余万元,对低保、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生活补助投入5700余万元,完善县级基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活动,加强艾滋病防治、开展免费婚检等医疗卫生服务。三是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维修改造农村学校校舍、教师周转房及配套设施、学前教育办学条件提升等投入2458万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补助学生公用经费800余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600余万元,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免学费及助学金650余万元,农村教师生活补助400余万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改善投入700余万元。四是支持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免费开放博物馆、体育馆、地震遗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投入258万元,播放农村公益电影投入48万元,百场文化送戏下乡投入108万元,开展国际马拉松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五是支持社会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投入8756万元,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和民族宗教等工作,加强食品、药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针对因非洲猪瘟导致的物价上涨,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25万元。
4.聚焦重点难点更加高效。一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分类妥善处置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34990万元,超目标任务263%。严格债务限额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做好债券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作用。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23700万元,新增债券资金21059万元,当年使用再融资债券资金偿还一般债券本金23700万元,安排土地出让收入偿还专项债券本金2700万元,付息6336万元。强化考核问责,完成2018年度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考核工作,首次开展约谈政府债务化解工作不力的单位。二是强力保障脱贫攻坚。为支持贫困村、贫困户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村脱贫奔康产业园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易地搬迁和集体经济发展等,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402万元,其中县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371万元,比2018年3100万元增长8.7%。继续加大对“四项基金”投入,截至2019年,我县历年累计共筹集四项基金6923.89万元,已使用3418.99万元,其中:教育扶贫救助基金400万元,已使用209万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1200万元,已使用631.6万元;产业扶持基金3331万元(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2744万元,非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587万元),已使用2578.39万元;小额扶贫信贷分险基金1993万元,暂未使用。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围绕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资金3432万元,用于污水垃圾省定“三推方案”、乡镇及县城环境整治、水域环境治理、唐家河生态修复等。
5.财政监督管理提质增效。完成财政预算评审项目209个,送审金额73144万元,审减率7.9%。组织政府采购活动230次,完成采购金额18287万元,资金节约率为4.8%。开展了“三公”经费管理乱象专项整治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严肃财经纪律和私设“小金库”等方面监督检查。搭建全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监管平台,从2019年7月1日起通过该系统发放资金9427万元,涉及群众18.84万人。开展涉农保险保费补贴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收回违规资金99.6万元。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全县报废处置资产13宗,划拨资产9宗,核减固定资产320余万元,收缴残值收益2万余元;审批固定资产采购150余宗,新增固定资产900余万元,有效防止了超标采购、重复采购等现象。对全县固定资产情况进行了清理,对账实不符的资产进行调整,切实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完成全县县级部门办公用房清理、测绘工作和县级部门机构改革办公用房调整;完成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涉及乡镇资产、资金、账务清理监交。严格预算绩效监督,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对20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2509万元。对8个单位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推进实施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开展扶贫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严格开展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纳入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资金21929万元。
6.财政改革更加深入。立足精细管理,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两年攻坚计划,完成年度改革任务73项。转变财政支持方式,全年累计发放应急转贷资金3230万元,支持山客山珍有限公司、红源石业有限公司、银杏连锁超市等11户企业改善资金周转。安排财金互动奖补资金626万元,“政担银企户”贴息资金16.25万元,支持金融企业加大贷款投入。安排资金481万元,支持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极策划、包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全年谋划PPP项目2个,累计共3个PPP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库,西城客专青川站站前广场(PPP)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制定了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加强财政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办法,修订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大力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等。实施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按照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全县教育系统财政电子票据于2019年1月已完成系统上线运行,积极稳步推进医疗卫生系统电子票据改革。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方面的财政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及代表委员们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单位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持续增收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政府债务潜在风险逐步加大;财政暂付性款项消化任务艰巨;财政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增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够到位;财政支持发展方式需进一步创新;资金统筹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绩效需进一步提高;预算公开工作与公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财经纪律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0年预算草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编制好2020年财政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2020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财政收入方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对全省经济
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减收效应持续释放,财政收入增长乏力。预计上级转移支付收入会继续减少,地方税收收入大幅减收,财政支出压力巨大。
财政支出方面:“三保”保障、新冠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巩固、重点项目建设、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必保支出需求较大。
(二)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量入为出。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预测,稳妥编制收入预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以收定支合理安排支出预算。二是厉行勤俭节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切实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从紧安排专项转移支付。三是突出保障重点。按照省委“三保一优”重要要求,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集中财力支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四是加强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五是加强风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求降的政策取向,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稳妥化解存量,逐步降低债务风险。完善财政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三)2020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1)2020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577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4%。其中税收收入16145万元,增长4%;非税收入9625万元,增长4%。加上返还性收入420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059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12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23万元,当年财力总额为135120元,同比增长17.4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年初支出预算相应安排135120万元。其中:本级支出合计127449万元,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财政补助资金专项上解6894万元,原地税体制改革上解427万元,县区财政分担航线轧差上解350万元。
(2)2020年财力安排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三保”支出保障。按照建立县级“三保”预算编制事前审核机制要求,我县“三保”预算经市财政局初审、省财政厅复审后,报县人大审查。具体情况是:安排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资金11195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其中:人员经费65397万元,包括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保缴费等;保运转6125万元,包括安排公用经费、专项业务费(含公共安全、森林防火、应急维稳)等;保基本民生40433万元,主要是按中央、省、市确定的民生项目范围及标准安排的支出。3月26日,省财政厅已批复我县“三保”预算安排方案。
二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用于广平高速、青剑高速修建,新冠疫情防控,奖励扶持、生态工业、农业、旅游、电子商务规划营销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脱贫攻坚等重点项目及产业发展。
三是用于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和消化历年暂付性款项。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付息,西成客专青川站站前广场运营补贴,曲河水库到期还款付息,马东路还款,竹园棚户区改造项目还本付息等政府债债务偿还;化解全县暂付性款项及隐性债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0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6930万元,加上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2447万元和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080万元,收入总量为10457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全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0457万元。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水利工程、体育事业、社会福利、债务还本付息等。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29万元,上年无结转,收入总量729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29万元,其中: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60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9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13956万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33039万元,收入总量146995万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3232万元,滚存结余33763万元(含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结余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五)政府债务预算
2020年,我县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将在省政府批准后正式下达,收到省财政厅限额通知后将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根据债务到期情况,2020年,将通过争取再融资债券额度、压缩非刚性支出等方式,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息31092万元,其中:到期还本23980万元(一般债券还本21000万元,专项债券还本2980万元),应付利息7112万元(一般债券付息5818万元,专项债券付息1292万元、服务费2万元)。
三、关于2020年财政工作
2020年财政工作,我们将认真组织落实好本次会议关于预算报告的审查意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狠抓开源节流,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统筹考虑疫情对经济和财政运行的影响,坚持“依法依规、应减尽减、应收尽收”原则,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支持优势企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聚焦产业培育财源,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壮大企业规模。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总部经济企业管理。规范利用好国有企业资产,加强国有企业利润管理、盘活企业存量资金资产,发挥资金资产使用效益,增加政府收益。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土地资源和公共资源。加大财税征管,努力提高税收比重,进一步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完成年度收入目标任务。二是完善综合预算管理,加大财政拨款与部门其他资金的统筹力度,将预算执行、预算评审、审计查出问题等情况与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适当调整安排预算。强化“零基预算”理念,改变预算安排中的基数依赖,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不得出台难以持续的支出政策。严格预决算公开。三是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坚持“以收定支”原则,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切实把“三保”放在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切实做到有保有压,牢固树立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的思想,按照12%的比例继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的一般性财政预算支出,按照3%的比例再压减“三公”经费。
(二)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继续保持在65%以上。重点保障2020年省、市、县民生实事顺利实施。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补助水平,支持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功能提升,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三)发挥财政职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大力提质增效,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降低企业成本。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抓好财政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支持发展政策的落实。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继续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支持抓好面上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工作。稳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青川行动。支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四)加强风险防范,坚决守住财政风险底线
落实经济财政风险防范“1+8”方案,全面加强风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求降的政策取向,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稳妥化解存量,逐步降低债务风险。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要求,严格保障到期债券利息支付。加强财政库款运行动态监测,扎实推进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三年攻坚行动,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支付风险。继续做好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依法合规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五)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监督
积极推进县级财政改革,全面完成财政改革两年攻坚计划。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国库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推进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格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加快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继续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转变,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继续规范实施PPP项目。完善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完善全过程财政监督体系,创新财政监督管理方式,加大对重大财税政策落实、财政收支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以财政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监管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监督,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绩效。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绩效目标,提升绩效目标约束力。深入推进部门整体支出、政策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评价质量。
	
	
附件:1.2019年青川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2.2019年中央、省、市对青川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收入执行情况表;
3.2019年青川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4.2019年青川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经济分类科目支出执行情况表;
5.2019年青川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平衡表;
6.2019年青川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情况表;
7.2019年青川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情况表;
8.2019年青川县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平衡表;
9.2019年青川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10.2019年青川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11.2019年青川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平衡表;
12.2019年青川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执行情况表;
13.2019年青川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执行情况表;
14.2019年青川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执行情况平衡表;
15.2019年青川县财政收入执行情况表;
16.2019年青川县财政支出执行情况表;
17.2019年青川县重大政府投资计划和重大投资项目表及情况说明;
18.2019年青川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汇总表;
19.2019年青川县地方政府债务分地区情况汇总表;
20.2020年青川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21.2020年中央、省、市对青川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收入预算表;
22.2020年青川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22-1.2020年青川县一般公共预算经济分类科目支出预算表;
23.2020年青川县一般公共预算预算收支平衡表;
24.2020年青川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
25.2020年青川县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26.2020年青川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表;
27.2020年青川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表;
28.2020年青川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表;
29.2020年青川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表;
30.2020年青川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
31.2020年青川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
32.2020年青川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表;
33.2020年青川县财政收入预算表;
34.2020年青川县财政支出预算表;
35.2020年青川县地方政府债务还款计划表;
36.2020年青川县地方政府债务十年到期情况表。
37.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