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

热点查询: 财政预决算 政府工作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 投资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 2020年度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决算

2020年度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决算

发布日期:2021-11-18 14:52 浏览量:16890 来源:县卫生健康局
[ 字体: ]
分享: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附件

附件1

附件2

第五部分附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撤并原卫生防疫站、皮防院等单位基础上,于2004年4月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组建的全额预算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县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精神疾病等防治工作任务,负责全县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管理和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及免疫规划工作;调查处理传染病爆发流行、中毒、不明原因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监测;负责全县结核病、麻风病防治,艾滋病筛查管理等方面工作。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增加了寄生虫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良健康行为干预等职能职责。

(二)20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度,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健康局领导下,在省、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疾病预防能力,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全面提升疾控服务水平,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任务。

二、机构设置

我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一级预算单位,无下属二级单位。


第二部分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 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收、支总计1771.64万元、1769.33万元。与2019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1222.27万元、1186.86万元,增长223%、204%。

主要变动原因是新冠疫情防、控中央和省补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41.52万元;新增抗疫特别国债资金960万元,用于实验室能力提升建设。

(图1: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图)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收入合计1771.6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791.44万元,占总收入44.92%、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960万元,占总收入的53.94%、其他收入20.2万元,占总收入的1.14%。

(图2:收入决算结构图)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支出总额1769.3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3万元,占总支出的0.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8万元,占总支出的2.41%、卫生健康支出810.82万元,占总支出的45.52%、住房保障支出24.24万元,占总支出的1.3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896.04万元,占总支出的50.52%。

(图3:支出决算结构图)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收入总计1,751.44万元、支出总计1749.55万元。与2019年相比,财政拨款收增加1202.07万元,上升219%、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204.49万元,上升221%。2020年较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增加主要是因为2020年财政拨付以前年度政府目标绩效80.6万元;新冠疫情防、控中央和省补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41.52万元;新增抗疫特别国债资金960万元,用于实验室能力提升建设。

(图4: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53.5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49%。与2019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增加308.44万元,上升57%。主要变动原因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出增加,政府目标绩效增加。

(图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变动情况)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53.49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3.43万元,占0.0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5.1万元,占4%;卫生健康(类)支出790.72万元,占93%;住房保障(类)支出24.24万元,占2.99%。

(图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853.5万元,完成预算100%。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类)市场监督管理事务(款)市场监督管理事务(项):支出决算为3.43万元,完成预算100%。

2.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职业年金缴费(项):支出决算为35.1万元,完成预算100%。

3.卫生健康(类)公共卫生(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项):支出决算为494.2万元,完成预算100%。

4.卫生健康(类)公共卫生(款)重大公共卫生专项(项):支出决算为237.42万元,完成预算81%。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项目跨年度实施,待完成后支付。

5.卫生健康(类)公共卫生(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支出决算为30.67万元,完成预算36%。决算数小于预算数主要原因是: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主要是政府采购项目,采购流程较长,项目在年末时还在实施中无法进行资金支付,待2021年项目完成后进行资金支付。

6.卫生健康(类)公共卫生(款)其他公共卫生支出(项):支出决算为4.07万元,为上年结转资金支付。

7.卫生健康(类)中医药(款)其他中医药支出(项):支出决算为6万元,上年结转9.52万元。2020年初支付2019年年末项目经费,结转资金在2021年实施。

8.卫生健康(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支出决算为18.37万元,完成预算100%。

9.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支出决算为24.24万元,完成预算100%。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571.89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539.43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补助、奖励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日常公用经费32.46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税金及附加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45.54万元,完成预算100%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2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43.04万元,占9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2.5万元,占5%。具体情况如下:

(图7:“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结构)

1.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0万元,完成预算0%。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43.04万元,完成预算1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2019年增加36.25万元,增长534%。主要原因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流调处置、隔离点建设等出差次数增加;2020年新购疫苗冷链运输车。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35.22万元。全年按规定更新购置公务用车1辆。截至2020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5辆,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主要为防疫相关业务用车。

公务用车运行费支出7.82万元。主要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防治、地方病、卫生监测检验等工作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及疫苗冷链运输车采购。

3.公务接待费支出2.29万元,完成预算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8年增加1.32万元,增长136.08%。主要原因是2018年统计的是基本支出,2019年将项目和基本支出合计统计

国内公务接待支出2.5万元,主要用于其他兄弟单位到我中心交流学习、重大公共卫生等项目督导。国内公务接待30批次,接待人次180人次(不包含陪同人员),共计支出2.5万元,具体内容包括:2020年4月陪同市疾控到农贸市场禽流感外环境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监测工作接待费、接待市疾控到我中心督导结核病实验室工作、接待连续流动分析仪工程师调试仪器,共0.16万元;2020年5-6月,市卫健委、疾控中心、卫监大队、市三医院联合督导结核病工作接待费、PCR核酸检测实验室验收、省疾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碘缺乏病监测督导等公务接待,共2.34万元。

外事接待支出0万元,外事接待0批次,0人,共计支出0万元。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896.04万元。主要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验室改造、新冠肺炎检测仪器设备采购等)。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8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180万元。主要用于核酸检测实验室检验设备采购、各业务科室能力提升项目办公设备采购等。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心共有车辆5辆,其中:其他用车主要是用于开展卫生监测检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等。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3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四)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本部门按要求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从评价情况来看2020年度,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健康局和市疾控中心的领导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以“健康青川”建设为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己任,认真落实省、市、县各级卫生健康工作会要求,勤政务实,真抓实干,努力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本部门还自行组织了3个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从评价情况来看2020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强化预警和风险防控、继续维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筑牢免疫屏障、扩大卫生监测覆盖面,提升服务能力、地方病防治保持消除状态,慢性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提升,普惠民生。

1.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部门在2020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重大共卫生项目”“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补助资金”等3个项目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1)重大共卫生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86.57万元,执行数为51.84万元,完成预算的60%。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广泛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管理、协调机制。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力度,遏制精神疾病负担上升趋势。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完善现有精神卫生工作机构功能,提高精神卫生工作队伍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强口腔卫生防治知识宣传,重点针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加强基层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队伍,提高防治水平;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和局部用氟降低儿童恒牙龋病患病率;健全符合我县社会经济水平的死因监测报告制度,收集和分析死亡数据,提供疾病防治需求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多源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实现数据实时分析,逐步提高报告质量;开展死因监测培训,提高业务人员专业水平;健全符合我县社会经济水平的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制度,反映城乡居民肿瘤发病、死亡、生存状态,提供肿瘤防治需求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围绕肿瘤随访登记,实现多源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实现数据实时分析;明确职能职责,科学管理、指导督导、开展辖区工作;开展肿瘤登记三级培训、例会,提高肿瘤登记人员专业水平;加强规范化建设,使登记流程制度化,登记质量逐步达到全国肿瘤登记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全面落实各项艾滋病和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发现率,扩大治疗覆盖面,提升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降低新发感染,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管理结核病患者,持续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发病与死亡,确保结核病疫情稳步下降,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02.93万元,执行数为69.43万元,完成预算的67%。通过项目实施:加强麻风病症状、高危人群、现症病人、疫点监测;在流行地区开展疫点调查,强化病例发现,进一步落实麻风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消除传染源,减少麻风病危害;2020年顺利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达标验收;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麻风病防治意识;系统掌握我县城乡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提高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保障全县饮用水卫生安全,防止介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开展辖区内30家企业有害因素监测,及时掌握辖区内因素监测污染情况,制定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开展职业病回顾性调查,摸清我县历年来职业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现存患者的工伤保险待遇及生存状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暨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卫生相关工作的要求。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重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强化监测评价。建立大骨节病、克山病、燃煤型氟病和碘缺乏病等防治监测体系,评价防治效果。强化病人救治。开展大骨节病患者治疗。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减少地方病发生

(3)2020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补助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53.65万元,执行数为153.6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更新结核病网络实验室设备,为痰培养、分子生物学快诊实验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完成结核病原学阳性率50%指标,提高检测效率,为结核病人的诊断和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发挥指导作用;展新冠肺炎哨点监测工作,加强相应的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配备相应的装备设备,推动建立新冠肺炎监测网络实验室,保障标本采集、保存、运输质量;为掌握我县病媒生物流行趋势和病媒种类、分布和密度动态,通过定期、连续的监测,及时收集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密度资料,分析和掌握病媒生物的动态情况,为我县病媒生物和相关传染病的控制提供依据和决策信息,科学合理的控制病媒生物,切断传播途径,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县级冷链设备正常运转,科学、规范储存与转运免疫规划疫苗,采购1辆冷藏车。

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2020年度)

转移支付(项目)名称

重大共卫生项目

中央主管部门

卫生健康委

地方主管部门

青川县卫生健康局

资金使用单位

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项目资金

(万元)


全年预算数(A)

全年执行数(B)

预算执行率(B/A)

年度资金总额:

86.57

51.84

0.60

其中:中央补助

86.57

51.84

0.60

地方资金




其他资金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总体目标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1.建立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广泛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管理、协调机制。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力度,遏制精神疾病负担上升趋势。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完善现有精神卫生工作机构功能,提高精神卫生工作队伍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2.加强口腔卫生防治知识宣传,重点针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加强基层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队伍,提高防治水平;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和局部用氟降低儿童恒牙龋病患病率。3健全符合我县社会经济水平的死因监测报告制度,收集和分析死亡数据,提供疾病防治需求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多源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实现数据实时分析,逐步提高报告质量;开展死因监测培训,提高业务人员专业水平。4.健全符合我县社会经济水平的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制度,反映城乡居民肿瘤发病、死亡、生存状态,提供肿瘤防治需求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围绕肿瘤随访登记,实现多源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实现数据实时分析;明确职能职责,科学管理、指导督导、开展辖区工作;开展肿瘤登记三级培训、例会,提高肿瘤登记人员专业水平;加强规范化建设,使登记流程制度化,登记质量逐步达到全国肿瘤登记规范要求。5.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全面落实各项艾滋病和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发现率,扩大治疗覆盖面,提升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降低新发感染,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6.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管理结核病患者,持续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发病与死亡,确保结核病疫情稳步下降,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完成

绩效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全年实际完成值


数量指标

肺结核可疑症状检测任务完成率

85%

85%

肺结核规范治疗和随访检查任务完成率

85%

85%

AFP病例监测

1例

2例

麻疹风疹监测

≧2/10万

完成5例

AEFI监测

2/万剂次

完成15例

完善死因监测规范管理

1个病种

1个病种

完成死亡信息报告病例

1500人

1548人

完善肿瘤随访登记规范管理

1个病种

1个病种

完成报告肿瘤新发病例

340人

469人

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适宜技术和工具研制推广、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多种媒体宣传和推广

建成支持性环境3类

完成

健康教育宣传

2次

2次

全县窝沟封闭总任务数

1600颗

1605颗

全县局部涂氟任务数

600个儿童

475人

精神卫生防治开展全县患者筛查

4次

4次

精神卫生复核诊断

2次

2次

乡镇精防管理人员培训、考评

2次

2次

精神卫生对乡镇督导

4次

4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规范管理数

≥830

837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规范管理数

≥420

488人

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职业病人回顾性调查)

49例

49例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企业)

30家

30家

HIV咨询检测人数

372人

49509人

性病门诊干预

188人

1225人

暗娼干预数

39人

100人

感染者随访管理数和单阳家庭干预数

33人

33人

基本抗病毒治疗人数

50人

57人

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

36个乡镇

36个乡镇

结核病可疑筛查率

≥90%

100%

结核病按规定随访到位率

≥90%

100%

质量指标

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

≧90%

≧90%

各类公共场所安全套免费提供比例

≧95%

≧95%

暗娼干预检测率

≧70%

≧70%

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90%

≧90%

肺结核可疑者症状检查任务完成率

≧85%

≧85%

肺结核规范治疗和随访检查任务完成率

≧85%

≧85%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5%

≧95%

冷链运转

正常运转

正常运转

死因监测粗死亡率

6.5‰

6.9‰

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指标要求

发病率大于1.5‰,死亡率大于1‰

发病率为2.09‰,死亡率为1.53‰

完成肿瘤病例随访

90%

92%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培养民众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逐步提高

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

≥85%

90.80%

正确刷牙率

≥70%

75%

儿童家长、幼儿园班主任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

≥85%

95%

帮助儿童正确刷牙率

≥50%

5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管理率

≥25%

≥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85%

≥98%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管理率

≥25%

≥7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规范管理率

≥85%

≥97%

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职业病人回顾性调查)失访率

<5%

<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企业)完成率

100%

100%

随访检测(含CD4检测)比例

≥90%

93.33

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检测率

≥90%

92.86

病毒载量检测率

≥90%

95.65

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90%

95

治疗成功率

≥90%

95.45

感染者/病人配偶检测率

≥85%

90.63

感染者/病人接受结核病检测比例 

≥90%

99.66

单阳家庭治疗覆盖率

100%

100

时效指标

儿童口腔培训时间

2021年6月底前

完成

召开培训时间

12月底前

完成

督导管理

12月底前

完成

随访管理完成时间

12月底前

完成

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工作

12月底前

完成

完成时间

12月

完成

召开培训、例会时间

次年1月底前

完成

督导每季度1次

次年1月底前

完成

成本指标

艾滋病防治

39.69

24.67

结核病

15.2

10.31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4.27

4.27

精神卫生和慢性病防治

25.38

20.29

包虫病

2.03

2021年实施

……




经济效益

指标




社会效益

指标

儿童口腔项目

通过实施儿童口腔综合干预项目,降低儿童口腔疾病,儿童患龋率明显降低,提高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

不断提高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逐步提升

逐步提升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确保重精患者规范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各指标不断提升,全年无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培养民众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逐步提高

加强群众防治知晓率

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

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

确保全县人民使用符合储存、运输要求的疫苗

确保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逐步提高

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

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交换

逐步实现

生态效益

指标




可持续影响指标

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

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规范管理精神病人,减少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全年无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社会稳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

不断提高

接种信息完整、准确,可追溯;疫苗管理持续规范、科学

降低疫苗针对疾病传染病发病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降低疫苗针对疾病传染病发病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项目受益人群

90%

完成

服务综合知晓率及服务对象满意度

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

0-6岁儿童接种满意率

≥90%

≥90%

0-6岁接种儿童家长认可率

≥90%

≥90%


……





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2020年度)

转移支付(项目)名称

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补助资金

中央主管部门

卫生健康委

地方主管部门

青川县卫生健康局

资金使用单位

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项目资金

(万元)


全年预算数(A)

全年执行数(B)

预算执行率(B/A)

年度资金总额:

102.93

69.43

0.67

其中:中央补助

102.93

69.43

0.67

地方资金




其他资金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总体目标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1.加强麻风病症状、高危人群、现症病人、疫点监测;在流行地区开展疫点调查,强化病例发现,进一步落实麻风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消除传染源,减少麻风病危害;2020年顺利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达标验收;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麻风病防治意识。2.系统掌握我县城乡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提高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保障全县饮用水卫生安全,防止介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3.开展辖区内30家企业有害因素监测,及时掌握辖区内因素监测污染情况,制定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开展职业病回顾性调查,摸清我县历年来职业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现存患者的工伤保险待遇及生存状况。4.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暨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卫生相关工作的要求。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重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5.强化监测评价。建立大骨节病、克山病、燃煤型氟病和碘缺乏病等防治监测体系,评价防治效果。强化病人救治。开展大骨节病患者治疗。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减少地方病发生

完成

绩效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全年实际完成值

数量指标

麻风病症状监测任务数

88例

93例

高危人群、现症病人、疫点监测

根据我县实际数开展

100%

开展麻风病防治宣传教

36个乡镇

36个乡镇

血检任务量

190人

227

疟疾病例个案完成率

100%

100%

开展疟疾防治宣传教

36个乡镇

36个乡镇

枯水期饮用水卫生监测采样

91

91

丰水期饮用水卫生监测采样

91

91

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职业病人回顾性调查)

49例

49例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企业)

30家

30家

学生近视监测

2540人

2540人

其他重点常见病监测

1680人

1680人

学生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1200人、30间教室

1200人、30间教室

完善大骨节病、克山病、燃煤型氟病和碘缺乏病监测

4个病种

100%

完成大骨节病治疗

100例

100%

开展地方病防治宣传教

36个乡镇

100%

质量指标

麻风病可疑线索报告率

≥90%

100%

麻风病按规定随访到位率

≥90%

100%

麻风病防治宣传教育

100%

100%

信息处理完成率

100%

100%

现场疫情资料收集完成率

100%

100%

麻风病防治宣传教育

100%

100%

枯水期、丰水期饮用水卫生监测完成率

100%

100%

枯水期、丰水期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率

100%

100%

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职业病人回顾性调查)失访率

<5%

<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企业)完成率

100%

100%

学生近视监测完成率

100%

100%

其他重点常见病监测完成率

100%

100%

学生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完成率

100%

100%

重点地方病监测完成率

≥100

100%

完成大骨节病治疗率

≥100

100%

地方病防治宣传教育

100%

100%

时效指标

召开培训

9月底前

6月

督导管理

12月底前

5-6月

现症患者及治愈者随访完成时间

12月底前

12月

消除麻风病危害达标验收完成时间

12月底

11月

召开培训时间

9月底前

6月

督导管理

12月底前

5-6月

血检任务数完成时间

12月底前

12月

完成时间

12月

完成

成本指标

麻风病防治

9.86

69.34


地方病防治

19.95

疟疾防治

2

职业病防治

33.22

学生近视及其常见病监测

21.5

饮用水卫生监测

16.4

……




经济效益

指标




社会效益

指标

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达标验收,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

巩固我县消除疟疾防治成果,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群众防治意识

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

通过监测了解我县饮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源保护及污染状况,以便更好地掌握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变化

明显提高

逐步提高

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重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明显提高

逐步提高

加强群众防治知晓率

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

评价防治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加强能力建、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逐步提高

提高生存质量,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生态效益

指标




可持续影响指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

不断提高

疫点调查处置

加强疫点调查

加强疫点调查

通过对监测点开展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卫生监测,系统了解我县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为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

明显提高

不断提高

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重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明显提高

不断提高

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明显提高

不断提高

……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综合知晓率及服务对象满意度

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

各乡镇水厂/供水站、学校自备水监测满意度

≥95%

不断提高

中、小学校监测和调查满意度

≥95%

不断提高

……





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2020年度)

转移支付(项目)名称

2020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补助

中央主管部门

卫生健康委

地方主管部门

青川县卫生健康局

资金使用单位

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项目资金

(万元)


全年预算数(A)

全年执行数(B)

预算执行率(B/A)

年度资金总额:

153.65

153.62

1.00

其中:中央补助

153.62

153.62

1.00

地方资金




其他资金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总体目标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1.更新结核病网络实验室设备,为痰培养、分子生物学快诊实验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完成结核病原学阳性率50%指标,提高检测效率,为结核病人的诊断和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发挥指导作用.2.展新冠肺炎哨点监测工作,加强相应的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配备相应的装备设备,推动建立新冠肺炎监测网络实验室,保障标本采集、保存、运输质量。3.为掌握我县病媒生物流行趋势和病媒种类、分布和密度动态,通过定期、连续的监测,及时收集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密度资料,分析和掌握病媒生物的动态情况,为我县病媒生物和相关传染病的控制提供依据和决策信息,科学合理的控制病媒生物,切断传播途径,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4.县级冷链设备正常运转,科学、规范储存与转运免疫规划疫苗,采购1辆冷藏车。

设备采购完成

绩效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全年实际完成值


数量指标

全县免疫规划能力建设

41个单位

设备采购中

医用-40℃冰箱

1台

1台

比浊仪

1台

1台

计时器

1台

1台

超低温冰箱

1台

1台

解剖镜

1台

1台

高压蒸汽灭菌器50L

4台

4台

高压蒸汽灭菌器100L

2台

2台

生物安全柜

1台

1台

移动信息采集终端设备

8台

8台

现场流调信息采集与智能化分析系统云端平台

8台

8台

质量指标

实行全县疫苗运输符合要求

100%

100%

实行全县疫苗储存符合要求

100%

100%

实现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信息化管理,疫苗储存运输设备温度的数据实现动态采集上传、记录和备份,历史数据查询

100%

100%

蚊、蝇、鼠、蟑螂监测点位

持续提高

持续提高

蚊、蝇、鼠、蟑螂监测率

持续提高

持续提高

完成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病媒生物监测任务的监测点比例

≧85%

≧85%

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病媒生物监测督导任务完成率

≧90%

≧90%

基层人才培训合格率

≧90%

≧90%

项目县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医防结合能力培训合格率

100%

≧90%

项目县区公立医院发热门诊、实验室检测、传染病救治、医防结合信息化设备及院感防控物资补充率

较上年提升

较上年提升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队员培训演练合格率

持续提高

持续提高

时效指标

购买疫苗运输车

2021年3月前完成

设备采购完成

完成时间

12月

设备采购完成


病毒性传染病监测实验室能力提升

24

设备采购完成

病媒生物实验室能力提升

5.57

设备采购完成

现场流调信息采集移动终端设备配置

2.4

设备采购完成

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和能力建设-结核病

4.4

设备采购完成

疫苗冷链能力建设

117.25

设备采购完成

经济效益

指标




社会效益

指标

确保全县人民使用符合储存、运输要求的疫苗

确保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确保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

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交换

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交换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较上年增强

较上年增强

生态效益

指标




可持续影响指标

接种信息完整、准确,可追溯;疫苗管理持续规范、科学

降低疫苗针对疾病传染病发病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降低疫苗针对疾病传染病发病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0-6岁儿童接种满意率

≥90%

≥90%

0-6岁接种儿童家长认可率

≥90%

≥90%

具体使用单位满意率

≥90%

≥90%

……






2.部门绩效评价结果。

本部门按要求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开展自评,《青川县部门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见附件(附件1)。

本部门自行组织对公共卫生等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中央转移支付2020年度绩效自评报告》见附件(附件2)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职业年金缴费(项):指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事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职业年金缴费

2.卫生健康(类)公共卫生(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项):指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事业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

3.卫生健康(类)公共卫生(款)重大公共卫生专项(项):指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管理、结核病管理、免疫规划等项目。

4.卫生健康(类)公共卫生(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指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5.卫生健康(类)公共卫生(款)其他公共卫生支出(项):指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项目等。

6.卫生健康(类)中医药(款)其他中医药支出(项):指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医药管理项目。

7.卫生健康(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指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事业人员费用支出。

8.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指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住房公积金费用支出。

9.“三公”经费:指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0.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第四部分  附件

附件1:青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构成

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按照我国城镇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在撤并原卫生防疫站、皮防院等单位基础上,于2004年4月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组建的全额预算的正科级事业单位。

目前我中心设有疾病预防控制科(信息科)、免疫规划科、卫生监测科、地方病科、慢性病科、重传科、应急办、检验科、质管科、总务科及办公室等职能科室。

(二)基本职能

主要承担全县传染病、免疫规划、地方病、慢性疾病、职业病等防治工作任务,负责全县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管理和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调查处理传染病爆发、流行,中毒、不明原因疾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监测;负责全县结核病、麻风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以及健康教育和乡镇卫生院疾控业务指导工作。

(三)人员结构及相关情况

目前我中心设有疾病预防控制科(信息科)、免疫规划科、卫生监测科、地方病科、慢性病科、重传科、应急办、检验科、质管科、总务科及办公室等职能科室。现有人员编制36名,在岗职工32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20年财政补助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791.4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960万元。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20年支出总额1749.5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3万元,占总支出的0.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11万元,占总支出的2%、卫生健康支出790.73万元,占总支出的45%、住房保障支出24.24万元,占总支出的1%、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896.04万元,占总支出的51.99%。

(项目收入为本年预算收入,支出包含上年结转支出)。

三、绩效评价管理

(一)评价结论

1.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2020年度,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健康局领导下,在省、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疾病预防能力,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全面提升疾控服务水平,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任务。

2.预算编制情况

(1)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不含当年结转和预备支出)总数306.34万元,较2019年初387.26万元下降20.89%。

基本支出306.34万元。其中:人员支出272.5万元,日常公用支出3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84万元。

专项支出0元。

预备支出97.12万元。其中:疾病预防控制经费30.万元,艾滋病防治县级配套25万元,重大传染病防治经费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工资经费5万元,疫苗储存运输费10.12万元,食品安全和卫生监测检验经费15.万元,扩大免疫规划经费5.万元。

结转支出245.24。

(2)三公经费

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较2019年预算下降(增长)0%;公务接待费预算1万元,较2019年预算下降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2万元,较2019年预算增长1,主要原因是2020年购买疫苗冷链车,保险费用增加。

(3)政府采购情况

2020年,安排政府采购预算0万元。

(4)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止2020年底,青川县疾控中心资产总额2641.47万元。

1.流动资产1149.88万元,其中其中货币资金538.69万元;财政应返还额度364.35万元;应收账款6.4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140.38万元,其中:业务用车4辆;房屋构筑物1222.05万元;价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0万元;其他固定资产918.33万元。

2.无形资产0万元。

(5)绩效目标设置情况

绩效目标是预算编制的前提和基础,2020年县疾控中心项目支出按要求编制了绩效目标,从项目完成、效益、满意度等方面设置了绩效指标,综合反映项目预期完成的数量、成本、时效、质量,预期到达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3.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支出总额1749.5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3万元,占总支出的0.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11万元,占总支出的2%、卫生健康支出790.73万元,占总支出的45%、住房保障支出24.24万元,占总支出的1%、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896.04万元,占总支出的51.99%。

4.预算完成结果及项目决策及实施情况

单位对2020年预算安排的项目均制定了项目资金实施方案,设定了项目资金绩效目标,严格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对重大项目均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5.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2020年预算安排项目实施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1)坚持平战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科学规范。一是充实完善组织架构,加强演练,提升实战能力。成立流调组、消杀组、检验检测组等5个防控小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青川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技术方案》等工作方案、预案和工作流程,并不断加以完善。组织应急演练3次,参加观摩桌面推演3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学规范有效。从1月20日开始,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动态,充分利用大数据、疫情信息,梳理风险点、发布风险信息,编写工作简报40余期;开展应急处置26次,及时规范处置疑似病例2例、可疑症状事件20余起,规范管理密切接触者117例(协查县外居住81人、县内居住36人)、无症状感染者1例、境外返青人员46名;在广元县区中率先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采样检测9212人次,冷链食品监测累计采样检测378份(肉类91份、外环境108份、污水5份、从业人员174人),结果均为阴性;科学指导各乡镇、各部门、交通卡点以及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规范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消毒、重点人员排查管理和监测等工作,累计排查管理境外来(返)青41人、国内重点地区来(返)青1731人。指导8处交通卡口40余次,指导集中隔离医学场所60余次,现场指导企事业单位582家,对我县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全覆盖指导,有力推进我县复工复产复学顺利开展;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培训会,共计培训各级医务人员134人,开展4轮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员培训,参训单位583家,参训人员2491人,发放合格证2000余份;编印新冠肺炎公众预防指南3期,印发健康科普小知识、发热病人健康处方等健康宣传资料10万份,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泛发布疫情防控温馨提示;采购、分发,含氯消毒粉1048件、含氯消毒片951瓶、84消毒液69桶、次氯酸钠100桶、过氧乙酸100件。

(2)强化传染病监测,应急处置高效有序。一是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按照发病日期统计共报告发生乙、丙类传染病14种990例,报告发病率464.84/10万,无死亡病例,连续2年无传染病例漏报发生,传染病报告率100%,及时审核率100%。发布疫情月分析12期、周分析53期、舆情分析12期,规范处理传染病预警81条,及时响应率100%。二是重大传染病防控全面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县人大、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调研县疾控中心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县重疾办召开2次全县重大疾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结核病、艾滋病、麻风病防治工作。按发病日期统计,全年共计报告肺结核患者130例,发病率61.98/10万,较2019年下降16.97%。县定点医院共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122例,患者总体到位率100%。收治122例,管理122例,管理率100%,规范管理率100%。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57例,阳性率50.89;其中完成治疗患者46人,完成治疗患者规律服药44人,规律服药率95.6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100%。开展5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症状筛查,筛查率100%。与县教育部门密切协作,利用省疾控中心“传帮带”、省防痨协会送知识下乡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对4424名新入学学生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以及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筛查率100%,未检出结核病患者。按照现住址统计,全县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及病人(AIDS)74例,死亡15例,存活59例,在管在治56例。2020年新增12例,发病率5.64/10万,与2019年相比下降16.67%。我县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3家,检测点37家,占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95%,县乡覆盖率100%。开展HIV筛查49509人次,检测覆盖率为全人群的23.25%,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2.52%。开展干预389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暗娼检测100人,未检出阳性。定期对服药病人进行随访、检测,首次流调随访率100%,抗病毒治疗覆盖率94.91%,单阳家庭治疗覆盖率100%,育龄期妇女治疗覆盖率100%。CD4应检测59人,检测56人,检测率94.92%;病毒载量应检测46人、已检测44人,检测率95.65%,治疗成功率达到95.45%。会同县卫生执法监督、县经科、县文体、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全县各大酒店、娱乐场所安全套推广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22次。麻风病基本消灭达标通过省级验收,印制出版《青川县志·麻风病防治志》。麻风病治愈存活患者66例,现症病人2例,患病率达0.94/10万,规则服药率100%。麻风病患者现症随访20人次,治愈存活者随访70人次。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30人、疫点调查301人、麻风病群众知晓率调查360人;全县上报可疑症状线索93例,完成任务数的105.58%,无新发病人。县重疾委组织相关成员单位看望县康复院患者,赠送慰问金23000元以及大米、面粉、凉被、春联、灯笼、防护鞋、棉袜、护理包等生活用品和防护物资,让麻风康复者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三是关注重点人群,扎实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2020年,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1例,发病率0.47/10万,规范开展了疫点调查处置。完成血检227张,血检完成率119.5%;发热病人血片复核84张,复核率37%,复核合格率100%。对12个乡镇血检点检测人员开展镜检现场示教2次,培训1期,参训67人。邀请省疾控中心、成都市疾控中心、利州区疾控中心专家联合开展2020年肝吸虫病及源性线虫病监测项目工作。共采样1002份,检测1002份,检出阳性粪便2份,均为蛔虫感染,阳性检测率0.20%,感染率0.20%;对传染人群规范服用驱虫药。规范开展霍乱监测,检测腹泻病人、自来水、江河水、城镇污水和水产品样品342份,未检测出霍乱弧菌。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县级相关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手足口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规范监测和防控工作,无重大疫情发生。四是开展病媒监测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每月开展监测工作,及时上报各类监测数据,报送12期报表和4期工作简报;共计监测老鼠0只,蟑螂338只,苍蝇142只,蚊子796只。协助市疾控中心完成白蚊伊蚊抗药性实验室监测工作,采集幼虫860只送市疾控中心饲养室。五是卫生应急处置规范高效。处置2起水痘聚集性疫情、3起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4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处置快速,措施科学有效,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和社会影响。

(3)免疫规划工作科学合理,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一是组织开展2020年度非免疫规划疫苗采购遴选会,遴选40家首选、备选供货企业和103个品种的疫苗。对40个接种门诊冷链运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共计38029人份,覆盖率达100%。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各预防接种单位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数据迁移,开办“线上妈妈课堂”,以乡镇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95%以上。三是完成全县36家预防接种门诊和4家产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复评审,完成1家AAA门诊市级复审。四是严格接种率调查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接种证补证率≥98%,以脊灰成果。六是组织开展免疫规划培训3期,培训各级预防接种资质人员133人,进一步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在省、市举办的免疫规划技能竞赛中,我县参赛人员取得优异成绩。

(4)深入推进卫生监测工作,监测能力逐年提升。一是夯实学校卫生工作,保障学生健康。开展5所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监测;对1200名学生开展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对1846名学生开展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发现近视学生898人,总体近视率48.65%;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培训,邀请绵阳市疾控中心专家授课,培训全县幼儿园、学校、乡镇卫生院从事学校卫生工作人员114人;开展学生近视、重点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干预工作,举办健康讲座5次,制作、发放标准汇编150本、宣传资料4400份、多功能桌椅尺100把。二是切实做好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保障居民健康。完成枯水期、丰水期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各91份,监测覆盖率100%。枯水期合格70份,合格率76.9%,丰水期合格72份,合格率79.1%,较2019年均有大幅提高;对我县79个贫困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2轮次,共计监测539份;完成每季度城市龙头水水质卫生监测和信息公开工作,监测24份,合格24份,合格率100%;开展卫生保障饮用水监测25份、卫生应急监测11份。三是开展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和污水监测工作,保障医患健康。对全县61家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开展消毒效果监测,监测覆盖率100%,监测样品431份,合格428份,合格率99.3%;开展2轮次污水监测,监测11家单位,合格11家,合格率100%。四是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完成4大类206份样品监测,合格192份,合格率93.2%,超额完成县食安办下达的监测任务。两所哨点医院报送食源性疾病病例272例,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监测任务,督导哨点医院6次。五是规范开展职业病和放射卫生工作,保障从业人员健康。进企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提升从业人员防护意识。完成44家工矿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23家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51名职业性尘肺病人开展了随访调查,审核职业病2例、疑似职业病6例、职业卫生信息62例。配合市疾控中心完成县汽车客运站行包检测仪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对县人民医院开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放射诊疗设备和诊疗场所监测。六是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保障消费者卫生安全。与“双随机、一公开”结合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工作,监测宾馆(旅店)、农家乐、美容美发、浴足店、商场和影剧院共计135家831份样品。七是抓实卫生保障,确保安全无事故。为我县“两考”、两会等重大活动提供卫生保障8次,确保顺利进行,无卫生安全事件发生。八是强化质量管理,保障检验检测结果真实可靠。严格执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要求,规范开展样品流转工作,对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规范审核,审核后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和CMA章。全年开展人员质量监督24次,质量控制23次,完成仪器设备检定、校准120件。开展内审1次,管理评审1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部整改到位,保障我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不断提高检验检测工作质量。

(5)地方病防治优质高效,慢性病防控扎实推进。一是扎实开展监测和调查,持续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开展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修订现场调查和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自查评估,主动开展病例搜索,通过科学补碘、移民搬迁、易地育人、强化病人救治救助等综合防治措施,巩固了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氟病等地方病消除成果。二是深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成功打造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步道1条,健康促进机关38家,健康促进医院39家,健康促进学校27所,健康促进企业10家,健康村(社区)109个,健康家庭15020户;累计培训合格健康管理员170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894名,成立病人自我管理小组358个,指导患者管理数量16900人;随访管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4人,规范管理率分别为97%;随访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54人,规范管理率98%;报告死亡病例1548人,粗死亡率为6.85‰;报告肿瘤新发病例469例,粗发病率207.54/10万,比2019年上升了9.03%;报告心脑血管病例735例,报告发病率3.25‰。三是稳步推动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和伤害监测工作。在乔庄、木鱼等乡镇小学及托幼机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宣传,2300多家长受益。口腔健康检查1158名儿童,二次局部用氟523名儿童,窝沟封闭581名儿童,封闭2004颗牙数,儿童口腔知识知晓率91%,正确刷牙率75%。全县67所学校共计报告儿童伤害33例,无死亡发生。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精做细,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是城乡居民健康档案逐步完善。建立健康档案211503份,建档率99.29%,电子健康档案211055份,建档率达99.08%,档案中动态记录194552份,动态管理率91.97%。二是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管理服务逐年提升。管理高血压患者13477人,规范管理10543人,规范管理率78.22%;管理糖尿病患者2075人,规范管理1552人,规范管理率74.79%;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27989人,体检21015人,体检率75.08%,健康管理19761人,健康管理率70.6%。三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更加规范。与市精神卫生中心配合,开展2次重大精神疾病线索排查、确诊复核工作。排查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131例,确诊65例,属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9例,纳入管理29例;全县登记在册患者1063人,在管1041人,重精患者检出率4.99‰,管理率98.49%、规范管理率98.12%、患者服药率82.88%、规律服药率58.7%、面访率97.93%。无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四是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教育宣传面不断扩大。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阵地,利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青川、广播、公共卫生服务平台、黑板报等多种宣传途径,在全国卫生宣传日、春运、招聘会等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讲“五进、五讲”健康教育知识。强化多部门协作,有针对性的加强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对外出务工人员、建筑工地农民工、公安民警、羁押人员、机关干部职工及初、高中学生和教师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制知识宣讲。全县设置宣传栏415个,开展新冠疫情防控、传染病防治、地方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等健康教育宣传2347期。全年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625种3527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534期,参加人数39958人,健康咨询活动621期,参加人数18743人。印发宣传资料884种127400份。

6.项目绩效管理情况

2020年,单位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及各项费用管理办法,规范资金收支管理及会计核算,强化预算管理,加强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考核,从严从紧控制和节减经费支出,规范现金报销制度,加强公务卡使用管理。一是预算管理方面:单位不断强化预算意识,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形成以单位领导支持、由财务科负责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保障预算编制质量。结合单位业务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分配细化,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找出产生差额的原因,确保年度预算的完成。二是收支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每一笔收支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复核、监督,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的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香烟、名酒、土特产、旅游、违规发放奖金、津补贴等一律不得入账支付。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公务用车等费用。三是资产管理方面: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管,落实财产清理制度。四是建设项目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部门对于基建的管理规定,加强基建项目的监督控制,严格按照工程进度审批单支付工程进度款项。五是信息公开情况方面:及时、准确的在”中国青川”政务网上进行财务预、决算及绩效评价等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存在主要问题

(一)单位缺乏规范健全的绩效管理制度,考核的标准、方法还不够系统。

(二)制度执行力度较薄弱,缺乏针对性。

(三)缺乏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四)缺乏专业的目标绩效管理人员。

五、整个措施及建议

(一)进一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巩固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严格目标管理,逗硬考核。继续抓好任务指标的分解落实,加强工作的指导与督导,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附件2


青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央转移支付2020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疾病预防能力,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全面提升疾控服务水平,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任务。

2.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社〔2019〕145号)、《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第二批)的通知》(川财社〔2020〕8号)、《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补助结算资金的通知》(川财社〔2020〕135号)、《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社〔2019〕144号)、《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社〔2020〕78号)文件安排向上申报资金。

3.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重大传染病防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进行资金管理。

财政部门按照项目内容和经费标准足额安排转移支付资金预算,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年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4.资金根据“合理规划,科学论证”、“统一分配,分级管理”、“讲求绩效,量效挂钩”的原则进行分配和管理。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主要内容。

(1)基本公共卫生项目。

(2)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3)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

疟疾监测2万元,用于疟疾病例个案完成率、疟疾防治宣传教育;地方病防治19.95万元,用于完善大骨节病、克山病、燃煤型氟病和碘缺乏病监测、完成100例大骨节病治疗、36个乡镇开展地方病防治宣传教育;麻风病防治9.86万元,用于88例麻风病症状监测、根据我县实际数开展高危人群、现症病人、疫点监测、36个乡镇开展麻风病防治宣传教育;职业病防治33.92万元,用于调查49例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职业病人回顾性调查)、30家工作场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学生近视及其他重点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21.5万元,用于2540名学生近视监测、1680人其他重点常见病监测、学生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1200人、30间教室;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经费16.4万元,用于枯水期及丰水期饮用水卫生监测采样工作。

艾滋病防治资金39.69万元,用于HIV咨询检测372人、性病门诊干预188人、暗娼干预39人、感染者随访管理和单阳家庭干预33人、基本抗病毒治疗50人;结核病防治资金15.2万元,用于肺结核可疑症状检测及肺结核规范治疗和随访检查;扩大免疫规划4.27万元,用于1例AFP病例监测、麻疹风疹监测、AEFI监测;精神卫生和慢性病防治25.38万元,用于完善死因监测规范管理1个病种死亡信息报告病例1500人、肿瘤随访登记规范管理1个病种、报告肿瘤新发病例340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多种媒体宣传和推广、全县窝沟封闭1600颗牙齿、全县局部涂氟600个儿童、开展全县精神卫生患者筛查4次、精神卫生复核诊断2次、乡镇精防管理人员培训(考评)2次、精神卫生对乡镇督导4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规范管理数≧830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规范管理数≧420人;包虫病2.03万元。

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能力建设)117.25万元,用于全县41个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冷链能力建设。病毒性传染病锦城实验室能力提升24万元、病媒生物防治(实验室能力提升)5.57万元、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和能力建设-结核病4.4万元、现场流调信息采集移动终端设备配置2.4万元,用于加强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掌握我县新型冠状病毒等重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加强病毒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能力,推动建立和完善新冠肺炎等重点病毒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体系。3.分析评价申报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申报目标是否合理可行。

(三)项目自评步骤及方法。

以上项目均采用单位自评方式进行。

二、项目资金申报及使用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资金申报根据省、市、县工作任务及项目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将实施方案报单位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将审批后的方案报县财政局下达项目资金。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

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补助资金102.93万元;2020年重大传染病病防控中央补助金86.57万元;2020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53.62万元。

2.资金到位。

2020年中央补助项目资金343.12万元,全部下达,资金到位率100%。

3.资金使用。

2020年使用项目资金272.64万元(含2021年1月支付),滚存结转70.48万元,项目资金执行率79.45%。其中:重大共卫生项目使用资金51.84,资金执行率6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69.43万元,资金执行率67.4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补助使用资金151.73万元,资金执行率99%。

(三)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所取得的专项资金全部单独设立项目独立核算,在资金管理上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资金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使用。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

根据项目任务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任务分配到各项目实施单位如:艾滋、结核定点医院;各乡镇卫生院等,根据工作进度要求定期对实施单位进行督导检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

在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管理制度,根据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资金拨付。

(三)项目监管情况。

整个项目过程主管部门为了加强项目管理采取日常监管,定期走访,参与各项工作考核。同时对项目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

通过主管部门的监督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使用安全。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麻风病防治方面。充分发挥县重传委牵头抓总作用,及时召开“青川县麻风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安排部署麻风病防治工作。一是持续加强麻风病症状、高危人群、现症病人、疫点监测。二是在流行地区开展疫点调查,强化病例发现,进一步落实麻风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消除传染源,减少麻风病危害。三是务实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麻风病防治意识,常态化组织相关部门到县康复院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慰问活动,让麻风康复者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2020年我县顺利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达标验收,编撰出版了《青川县志·麻风病防治志》。

(2)疟疾防治方面。一是全面提升疟疾监测能力,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切实提高监测能力、完善检测网络。二是扎实开展输入性疟疾防控,防止输入性疟疾继发传播、巩固我县消除疟疾防治成果。三是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疟疾防治意识。

(3)饮用水卫生监测方面。一是认真开展全县城乡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摸排,实行台账化管理。二是定期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及时出具水质监测报告,切实指导生活饮用水责任单位开展水质消毒和管理,提高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防止介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全力保障全县饮用水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和《四川省德赢VWIN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川府发〔2015〕59号)要求,全力确保《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相关工作落地落实。

(4)职业病防治方面。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要求,一是完成辖区内30家企业有害因素监测,及时掌握辖区内因素监测污染情况,制定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二是完成职业病回顾性调查,摸清我县历年来职业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现存患者的工伤保险待遇及生存状况。三是完成“2022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比例明显下降、重点行业劳动者对本岗位主要危害及防护知识知晓率≥90%、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70%”的工作要求。四是配合市疾控中心完成县汽车客运站行包检测仪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对县人民医院开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放射诊疗设备和诊疗场所监测。五是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推动职业病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全面提升从业人员防护意识。

(5)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综合干预项目方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暨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卫生相关工作的要求;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重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为完成2022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50%、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90%、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90%(中国健康行动2019-2030年)提供依据。

(6)地方病防治方面。扎实开展监测和调查,持续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开展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修订现场调查和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自查评估,主动开展病例搜索,通过科学补碘、移民搬迁、易地育人、强化病人救治救助等综合防治措施,巩固了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氟病等地方病消除成果。

2.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1)结核病防治方面。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管理结核病患者,持续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发病与死亡,确保结核病疫情稳步下降,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与县教育部门密切协作,利用省疾控中心“传帮带”、省防痨协会送知识下乡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2)免疫规划方面。开展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相关病例,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制定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监测,收集掌握我县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类型,为制定我县安全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扎实开展各预防接种单位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数据迁移,开办“线上妈妈课堂,完成全县36家预防接种门诊和4家产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复评审,完成1家AAA门诊市级复审”。在省、市举办的免疫规划技能竞赛中,我县参赛人员取得优异成绩。

(3)精神卫生和慢性病防治方面。深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力度,遏制精神疾病负担上升趋势。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完善现有精神卫生工作机构功能,提高精神卫生工作队伍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

加强口腔卫生防治知识宣传,重点针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加强基层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队伍,提高防治水平;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和局部用氟降低儿童恒牙龋病患病率。

健全符合我县社会经济水平的死因监测报告制度,收集和分析死亡数据,提供疾病防治需求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多源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实现数据实时分析,逐步提高报告质量;开展死因监测培训,提高业务人员专业水平。

健全符合我县社会经济水平的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制度,反映城乡居民肿瘤发病、死亡、生存状态,提供肿瘤防治需求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围绕肿瘤随访登记,实现多源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实现数据实时分析;明确职能职责,科学管理、指导督导、开展辖区工作;开展肿瘤登记三级培训、例会,提高肿瘤登记人员专业水平;加强规范化建设,使登记流程制度化,登记质量逐步达到全国肿瘤登记规范要求。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类风湿关节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加强基层医生专业技能培训,建立类风湿关节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队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识别、评估类风湿关节炎和慢阻肺患者并提供指导的能力;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健康扶贫工程,搜索和发现疑似线索病人,并将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4)艾滋病防治方面。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全面落实各项艾滋病和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发现率,扩大治疗覆盖面,提升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降低新发感染,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会同县卫生执法监督、县经科、县文体、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全县各大酒店、娱乐场所安全套推广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22次

3.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1)更新结核病网络实验室设备,为痰培养、分子生物学快诊实验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完成结核病原学阳性率50%指标,提高检测效率,为结核病人的诊断和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发挥指导作用.

(2)展新冠肺炎哨点监测工作,加强相应的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配备相应的装备设备,推动建立新冠肺炎监测网络实验室,保障标本采集、保存、运输质量。

(3)为掌握我县病媒生物流行趋势和病媒种类、分布和密度动态,通过定期、连续的监测,及时收集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密度资料,分析和掌握病媒生物的动态情况,为我县病媒生物和相关传染病的控制提供依据和决策信息,科学合理的控制病媒生物,切断传播途径,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全县级冷链设备正常运转,科学、规范储存与转运免疫规划疫苗,规范接种疫苗。

(二)项目效益情况。

(1)数量指标

结核病防治:全年共计报告肺结核患者130例、县定点医院共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122例、收治122例,管理122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57例(其中完成治疗患者46人,完成治疗患者规律服药44人);开展5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症状筛查;对4424名新入学学生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以及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

艾滋病防治:按照现住址统计,全县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及病人(AIDS)74例,死亡15例,存活59例,在管在治56例。2020年新增12例。我县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3家,检测点37家。开展HIV筛查49509人次。开展干预389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暗娼检测100人,未检出阳性。CD4应检测59人,检测56人;病毒载量应检测46人、已检测44人。

麻风病防治:治愈存活患者66例,现症病人2例。麻风病患者现症随访20人次,治愈存活者随访70人次。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30人、疫点调查301人、麻风病群众知晓率调查360人;全县上报可疑症状线索93例。

疟疾防治: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1例规范开展了疫点调查处置。完成血检227张;发热病人血片复核84张。对12个乡镇血检点检测人员开展镜检现场示教2次,培训1期,参训67人。

免疫规划:完成2例AFP病例、5例疑似麻疹病例流调与采样工作,完成15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免疫规划培训3期,培训各级预防接种资质人员133人,进一步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

学生近视及其常见病监测:开展5所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监测;对1200名学生开展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对1846名学生开展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发现近视学生898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培训,培训全县幼儿园、学校、乡镇卫生院从事学校卫生工作人员114人;开展学生近视、重点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干预工作,举办健康讲座5次,制作、发放标准汇编150本、宣传资料4400份、多功能桌椅尺100把。

生活饮用水监测:完成枯水期、丰水期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各91份。枯水期合格70份,丰水期合格72份,较2019年均有大幅提高;对我县79个贫困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2轮次,共计监测539份;完成每季度城市龙头水水质卫生监测和信息公开工作,监测24份,合格24份;开展卫生保障饮用水监测25份、卫生应急监测11份。

职业病防治:完成44家工矿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23家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51名职业性尘肺病人开展了随访调查,审核职业病2例、疑似职业病6例、职业卫生信息62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企业)30家。

地方病防治:完善大骨节病、克山病、燃煤型氟病和碘缺乏病监测;完成大骨节病治疗100例;对36个乡镇开展地方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慢性病防治和精神卫生:成功打造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步道1条,健康促进机关38家,健康促进医院39家,健康促进学校27所,健康促进企业10家,健康村(社区)109个,健康家庭15020户;累计培训合格健康管理员170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894名,成立病人自我管理小组358个,指导患者管理数量16900人;随访管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4人;随访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54人;报告死亡病例1548人;报告肿瘤新发病例469例;报告心脑血管病例735例。在乔庄、木鱼等乡镇小学及托幼机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宣传,2300多家长受益。口腔健康检查1158名儿童,二次局部用氟523名儿童,窝沟封闭581名儿童,封闭2004颗牙数。全县67所学校共计报告儿童伤害33例,无死亡发生。开展2次重大精神疾病线索排查、确诊复核工作。排查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131例,确诊65例,属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9例,纳入管理29例;全县登记在册患者1063人,在管1041人。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完成全县41个预防接种单位免疫规划能力建设;采购专业设备33件。

(2)质量指标

结核病:发病率61.98/10万,较2019年下降 16.97%、患者总体到位率100%、管理率100%、规范管理率100%;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阳性率50.89%、规律服药率95.6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100%;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症状筛查率100%;新入学学生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以及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筛查率100%,未检出结核病患者。

艾滋病防治:2020年新增病例发病率5.64/10万,与2019年相比下降16.67%。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点,占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95%,县乡覆盖率100%。开展HIV筛查,检测覆盖率为全人群的23.25%,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2.52%。定期对服药病人进行随访、检测,首次流调随访率100%,抗病毒治疗覆盖率94.91%,单阳家庭治疗覆盖率100%,育龄期妇女治疗覆盖率100%。CD4检测率94.92%;病毒载量检测率95.65%,治疗成功率达到95.45%。

麻风病防治:患病率达0.94/10万,规则服药率100%。全县上报可疑症状线索完成任务数的105.58%,无新发病人。

疟疾防治: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发病率0.47/10万。血检完成率119.5%;发热病人血片复核率37%,复核合格率100%。

免疫规划:接种证补证率98%以上。

学生近视及其常见病监测:开展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发现总体近视率48.65%;学生近视监测完成率100%;其他重点常见病监测完成率 100%;学生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完成率100%。

生活饮用水监测:完成枯水期、丰水期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监测覆盖率100%。枯水期合格率76.9%,丰水期合格率79.1%;完成每季度城市龙头水水质卫生监测和信息公开工作,监测合格率100%。

职业病防治: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职业病人回顾性调查)失访率<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企业)完成率100%。

地方病防治:重点地方病监测完成率≧100%;大骨节病治疗率≧100%;地方病防治宣传教育完成率100%。

慢性病防治和精神卫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管理率≥2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9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管理率≥7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规范管理率≥97%

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工作全部完成;培养民众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完成全县死因监测工作指导覆盖率100%;死因监测工作培训、例会覆盖率101%;完成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指导督导覆盖率100%;完成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培训、例会覆盖率101%;完成肿瘤病例随访率92%。儿童口腔知识知晓率91%,正确刷牙率75%。小学生口腔卫生儿童家长、幼儿园班主任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95%;帮助儿童正确刷牙率54%。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全县疫苗储存、运输符合要求达100%;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信息化管理,疫苗储存运输设备温度的数据实现动态采集上传、记录和备份,历史数据查询成功率100%。蚊、蝇、鼠、蟑螂监测率100%。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病媒生物监测任务的监测点比例≧85%。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病媒生物监测督导任务完成率≧90%。国家卫生应急队伍队员培训演练合格率100%。

(3)时效指标

1.2020年各项目工作开展均有较为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实施的总目标、年度目标、项目范围和内容,各项目工作都完成比较好。 

2.儿童口腔项目全县局部涂氟任务项目实施时间为2021年6月底,截止2020年12月,已完成475人,完成率为79.1%。

(4)成本指标

资金使用情况如下: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51.84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9.43万元、医疗服务能力提升(2020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建设)万元151.73万元。

2.效益指标

(1)社会效益指标

通过实施儿童口腔综合干预项目,降低儿童口腔疾病,儿童患龋率明显降低,提高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

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步提升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确保重精患者规范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培养民众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加强群众防治知晓率。

确保全县人民使用符合储存、运输要求的疫苗;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及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交换。

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达标验收,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巩固我县消除疟疾防治成果,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群众防治意识。

通过监测了解我县饮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源保护及污染状况,以便更好地掌握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变化。

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重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2)可持续影响指标

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

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疫苗管理持续规范、科学,实现接种信息完整、准确,可追溯。降低疫苗针对疾病传染病发病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通过项目开展,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提升了全县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受益群众普遍满意,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五、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整个项目在实施、监督、资金支付等方面,严格按照有关文件执行,并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

1.根据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我中心在2020年7月完成PCR实验室建设,已购买相关设备。病毒性传染病监测实验室能力提升项目资金在8月初下达我中心,为保障资金使用效益,将相关经费调整购买其他专业设备。

2.由于实验室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周期较长,部分采购项目实施后由于无法进行设备安装验收,导致资金在2021年1月支付。

(三)相关建议。

对于平移后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应该使用“2100408”的功能科目进行反应。


第五部分附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表

十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