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020年部门决算说明
			
		
			
		
			
		
			
		
公开时间:2021年 11月 19日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九、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 附件
附件1
附件2
第五部分 附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注:请部门根据实际注明页码)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1、贯彻实施国家有关工业经济、信息化、无线电管理、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有关工业经济、科技、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拟订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无线电管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定并组织实施;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负责推进全县工业结构调整和全县盐业行业管理、指导和协调等相关职责。
		
2、负责拟订全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参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科技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产业规划,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3、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和质量,建立全县工业经济运行预警机制,拟订中、近期经济运行目标、规定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负责民用爆破物品生产许可的受理、销售许可证核发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安全生产等监督管理和依法查处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工作。承办年度工业经济目标责任考核。
4、负责全县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作,组织制订并实施全县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规划和政策,制订并发布全县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引导目录。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意见,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规划内全县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组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计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全县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制订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指导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引进、重大装备国产化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编制下达全县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按照规定程序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认定和建设管理工作。
6、负责全县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牵头服务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产业园区合理布局,负责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推进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计划。
7、负责全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领域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协调推进工业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相关重大示范项目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8、负责电力、成品油等重要物资综合调控、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负责境内高压油气(输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工作,协调处理管道保护的重大问题;指导、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的义务;
9、负责国(境)外人才、智力引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负责相关涉外业务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负责出国(境)培训工作。
10、负责实施全县盐业行业管理工作,承担盐业专营管理工作、指导和协调等相关职责,组织实施盐产业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食盐专营政策和相关盐业法规规章;依法查处食盐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制定和组织实施食盐供应应急预案并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食盐生产、批发企业及其负责人和高管人员信用记录,纳入国家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 加快建设食盐电子追溯体系,实现食盐来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询、风险可防范、责任可追究;协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的盐产品;配合物价管理部门做好食盐零售价格市场监测和特殊情况下的价格干预工作,保持食盐价格基本稳定;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做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与宣传工作;负责盐业行业的统计、分析,监测盐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协调处理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1、负责推进工业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协助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融资体系建设并实施行业监管,负责制订工业发展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计划,负责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生产运行等涉及财政、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问题的协调,指导工业企业直接融资工作,负责工业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12、对国家重大工业经济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组改造、兼并重组,负责全县工业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负责全县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骨干工业企业的培育工作,负责全县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推进工作,综合协调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协助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13、负责对全县工业企业实施行业管理,制订并组织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拟订符合青川县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参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业、信息化和无线电领域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
14、统筹推进全县信息化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相关政策,指导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发展,推动跨行业、跨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15、负责全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组织相关部门制订通信管线规划并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协调电信市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
16、组织协调全县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和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指导信息安全防范工作,参与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事件。
17、配置和管理全县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和干扰查处,协调军地间和县际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18、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建议,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指导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经营、境外投资及兼并重组。
19、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组织拟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负责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和认定,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基地的建设,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拟定科技促进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20、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指导区域创新发展、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
21、负责全县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企事业单位申报各级财政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并监督和实施,负责本部门预算中的科技经费预决算及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强化科技投入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22、负责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拟订科技成果推广、科技奖励、促进技术市场、科学技术普及规划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组织相关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应用示范。
23、负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指导协调科普活动和科技宣传工作,推进全县科普能力建设,承担科技评估管理和科技统计工作;
24、承担县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25、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6、职能转变
(1)划入的职责
(A)将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职责划入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B)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引进管理国(境)人才、智力工作职责划入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取消的职责
取消已由青川县德赢VWIN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3)划出的职责
(A)将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的反垄断相关职责、知识产权职责划转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B)将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的组织实施重要物资和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划入县发展和改革局;
(C)将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的民营经济办公室的职责划转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D)将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的商务工作职责划转到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
(E)将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的技术改造节能审查职责划转到行政审批局。
27、有关职责分工
(1)关于电力职责分工。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负责电力运行调度管理工作,起草电力运行调度管理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县发展和改革局承担全县能源行业规划职责,重点负责拟订全县能源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负责能源发展总量平衡。
(2)关于电力“上大压小”、节能发电调度和直购电试点。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上大压小”的统筹协调及项目申报和管理;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负责制订小火电机组关停的实施方案、年度关停计划并督促落实,牵头组织节能发电调度和直购电试点工作,有关各方共同参与。
(3)并购安全审查职责分工。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按照各自职责,分别配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商务局做好外国投资者并购县内企业安全审查的相关工作。
(4)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管理职责分工。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牵头负责全县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牵头拟订全县电动汽车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相关规范性文件。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负责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的相关工作,根据电动汽车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牵头拟订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并负责将其与市能源规划相衔接。青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协调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拟订我县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规范性文件,并按规定程序批准发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相关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加大对有关生产企业执行相关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各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县发展和改革局要切实履行好相关职责,加强配合,共同推动我县电动汽车发展有关重大问题的解决。
(5)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部门职责分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整体规划和管理措施,综合协调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工作;监督实施建筑垃圾的集中回收处置;组织协调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创新和示范工作。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规划纳入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研究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之间的衔接平衡;安排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重大项目。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拟订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发,贯彻执行产业专项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县环境保护局负责贯彻执行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政策、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施监督管理。县财政局、县税务局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在科技研发、资金支持和税收政策方面,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各部门要按照上述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工作。
(6)关于清洁生产促进工作职责分工。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综合协调清洁生产促进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清洁生产的综合性法规、规划和政策,牵头拟订我县清洁生产地方性法规、规划和政策,组织实施国家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服务)导向目录;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清洁生产预算内投资项目。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负责组织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工业、科技和信息化领域的清洁生产专项规划、政策以及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服务)导向目录;研究拟订我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领域清洁生产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配合县环保局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向县发展和改革局提出工业、科技和信息化领域内清洁生产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建议,会同县财政局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清洁生产财政性资金示范项目。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环境保护局要会同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制定我县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编制清洁生产技术指南和审核指南。各部门不得单独制定和发布清洁生产相关标准。由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环境保护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建立清洁生产促进部门协调机制,协调清洁生产工作重要政策和重大问题,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清洁生产促进工作,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按照省、市关于《清洁生产促进工作职责分工的通知》执行。
(7)关于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职责分工。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履行对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工业行业监管职责,负责金子山乡境内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保护管理工作,协调处理管道保护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监督有关单位履行管道保护的义务,依法查处危害管道安全的违法行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担全县城乡天然气发展规划、管理职责。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各自区域内天然气管道保护的相关工作。
(二十八)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能参照省政府批准的三定方案)
1、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1)、科技创新投入。一是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实现4296.1万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0.89%,超目标任务0.06%。二是争取2020年省级第一批技计划项目4项,资金130.172万元,2020年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30万元,2020年度科技扶贫服务类项目补助资金55.4万元,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215.57万元。
			(2)、创新主体培育。一是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新增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占目标任务的100%;二是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川珍实业),复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占目标任务的100%。
(3)、科技交流合作。2020年青川县天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与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青川县宏宇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四川农业大学、青川县青野葛业有限公司和西华大学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6项。占目标的150%。
		
(4)、创新产出。一是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21.6亿元,占目标106.9%。二是取得成果登记3项。占市局目标的100%。推广和应用科研创新技术成果23项。实现成果转化产值23.9亿元,占市局目标119%;三是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完成1069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33.6%。
2、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双落实
(1)、工业经济目标稳发展。一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实现51.23亿元,同比增长0.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1.5%。二是工业和技改投资。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4.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9亿元的74.7%;完成技改投资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7.5亿元的106.7%。三是规模企业培育。全年完成新进规企业5户(鸿展硅业、名辉新型材料科技、新通鑫金属铸造、方正矿业、腾辉石业),完成年度目标5户的100%。四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24%,超市下达目标(1%)8.24个百分点。五是新增亿元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户(云龙麒达、白龙茶叶),占全年目标任务(1户)的200%。六是园区建设。全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实现26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2000万元的130%;入园项目新增用地270亩,完成年度目标200亩的135%;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1.5万平方米的106.7%;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问题整改全面完成。
(2)、环境保护有序开展。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突出抓好落后产能清理、“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锅炉淘汰等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实行动态摸排更新机制,强化清理排查,将青溪镇德洪石材加工店等2户企业纳入年度“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计划,完成整治2户二是强力推进燃煤锅炉改造及退出。2020年完成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淘汰10台,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3、信息通讯稳定发展。一是督促推进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进度。截止2020年6月底:普服五期青川县10个4G基站,全部完工开通。二是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目前青川移动、电信已经按照省市公司安排对青川县2020年规划的第一批以覆盖县城为主的5G建设10余个点位正在规划实施中;我县根据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的要求正在积极和省市相关部门对接,申请唐家河等重点景区和部分乡镇的基站点位建设项目。三是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着力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项目建设。2020年3月,县经科局按照广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发《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县城智慧化改造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广发改〔2020〕109号)文件精神,牵头编制青川县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估算总投资44094万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可研设计,立项已批复,正在向上争取申请资金中。四是持续推进广平高速公路通信杆线迁建工作。协调各通信企业按照施工进度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施工点的迁建任务,保障广平高速公路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切实为上马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服务。出台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应用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措施》文件,配备了新一代智能装备,物联网设施设备及移动传输网络平台。
4、能源电力有效保障。加强电力企业、加油站和民爆企业管理服务。一是推进用电服务工作,强化乐安镇寨子村等边远村低电压治理,确保边远农户用上安全放心可靠生活用电。开展电力行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电力精算师走进虹禾晶等重点企业活动,主动为企业用电服务。认真开展企业直购电、富余电量等优惠政策在我县的实施。二是强化运行调度,加强有序用电保障。联合县发改局督促供电企业加强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电价优惠政策的执行。三是推进广平高速等重点建设项目电力杆线迁改工作,为重大项目推进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四是协调做好了国家、省脱贫成效考核等重大时节用电保障工作。做好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成品油、盐业等保障。
5、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认真履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职责,一是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常态化抓好经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工作。组织安全检查4次以上,加强全县规上企业,成品油行业管理,与全县14家加油站签定了年度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完成13家加油站年检工作。针对加油站设施、管理制度、安全培训、消防反恐器械、环境保护、应急预案等进行逐项检查,并将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和“厕所革命”列入日常监管内容,对存在问题的加油站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发现并整改问题28项。配合县生态环境局,指导所有加油站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二是大力开展林区输配电森林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督促指导电力公司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开展线路、设备安全隐患治理,排查出隐患整治缺陷521处,开展电力线路“三跨”隐患专项整治,排查整治隐患24处。全面摸清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底数,排查全县10KV及以上336条线路673个隐患,按照“一患一档”建立详细台账并及时进行整治,同时建立隐患动态排查整治机制,细化工作举措,落实责任。通过无人机巡线和人工巡线两种方式巡视输、配电线路。清理输、配电线路通道消除线路通道或易燃物类隐患521处。
6、决战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超常之举,超强之力推进头等之事。一是科技扶贫工作。以“四川科技扶贫在线”青川运管平台为主要抓手,通过线上线下农技服务,解决群众种养殖技术需求信息7466条。推广新品种青川1号、中山杉,川麦104等3个,推广土鸡自动化环保养殖新技术,用氧化乐果或吡虫啉原液或用水兑成高浓度的药液防治油橄榄害虫大粒横沟蟓技术新技术2个,完成推广新产品、和新技术5个。二是工业产业扶贫工作。全年计划投入工业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84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868万元(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235万元,省级资金613万元,市级切块资金20万元),新增小微工业企业4户,完成年度目标3户的133.3%;累计解决贫困人口就业65人,完成全年任务60人的108.3%。三是电力扶贫工作。巩固2019年以前青川县已脱贫9454户生活用电达标成果,确保用电安全可靠。做好了2020年青川县7户22人脱贫人口有生活用电达标认定工作。全力做好了脱贫普查涉及电力扶贫工作,对自然村通动力电进行了确认。四是信息通信扶贫工作。全面排查所有贫困村达标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扶贫质量。巩固提升2014-2019年已退出的79个贫困村;抓好了村通网络运行维护机制的落实落地,优化提升非贫困村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建立了县、乡、村、通信企业四级运行维护机制。密切关注偏远农户手机通信难问题,采取优化现有基站、调整天线俯仰角、增大设备功率等技术手段。优化手机网络覆盖质量,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通信网络使用需求。五是帮扶工作。帮扶竹园镇金河村等4个村,按照“六个一”脱贫帮扶工作要求推进帮扶工作。认真落实“三个捆绑”, 2020年帮扶竹园镇河口村5.2万元。主动协调新通鑫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等拿出就业岗位举行就业招聘会2期,帮扶干部积极为竹园镇河口村贫困户介绍就业工作,帮助5位贫困户成功就业。河口村高质量接受省级脱贫成效检查。
7、法治、群团、精神文明、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等工作有序推进。深入推进工会、精神文明、爱国卫生、计生“三结合”、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军转干部、老干部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及工、青、妇群团、依法治理、统战等工作。我局严格信访接待程序、认真研究解决办法、耐心细致答复,解决了一批企业劳资纠纷与历史遗留矛盾。扎实推进热线投诉办理工作,今年以来积极处理办结处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30余件。书记信箱1件,县长信箱3件,新浪微博3件,问政四川1件。高度重视全县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企业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工作要求,做到“人物同防”。提高警惕意识,积极面对疫情防控。累计帮助兴投建材、川珍实业等防控物资(口罩)短缺的企业协调解决口罩20000只。牵头建设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实物达70%以上可供使用。结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检查,一并对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严格检查,坚持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二、机构设置
经科局属一级预算单位,下属股所级事业单位2个。主要包括:青川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青川县生态产业科技服务中心。
纳入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包括:无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度收入总计6913.62万元,支出总计4860.04万元。与2019年相比,收入增加5163.34万元,增长295.00%;支出增加2771.93万元,增长132.75%。主要变动原因是一是2020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收入1372.86万元,支出1375.02万元,2019年收入347.06万元,支出410.28万元;二是2020年科学技术支出收入160.17万元,支出115.17万元,2019年收入538.97万元,支出626.07万元;三是2020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35.78万元,支出35.04万元,2019年收入49.18万元,支出49.18万元;四是卫生与健康收入15.83万元,支出15.83万元,2019年收入18.25万元,支出18.25万元;五是2020年农林水支出收入0万元,支出0万元,2019年收入80.00万元,支出80.00万元;六是2020年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收入120.05万元,支出293.66万元,2019年收入657.60万元,支出624.00万元;七是2020年商业服务业等支出收入0万元,支出0万元,2019年收入30.00万元,支出251.11万元;八是2020年住房保障支出收入25.33万元,支出25.33万元,2019年收入29.21万元,支出29.21万元;九是2020年其他支出收入5000.00万元,支出3000.00万元。
			
		
			 
 
		
			
		
(图1: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图)(柱状图)
			
		
2020年本年收入合计6730.0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730.02万元,占25.71%;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5000.00万元,占74.29%;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0%;事业收入0万元,占0%;经营收入0万元,占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0%;其他收入0万元,占0%。
			 
 
		
(注:数据来源于财决01表)
			
		
(图2:收入决算结构图)(饼状图)
			
		
2020年本年支出合计4860.0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17.43万元,占10.65%;项目支出4342.61万元,占89.35%;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占0%;经营支出0万元,占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0%。
			 
 
		
(注:数据来源于财决03表)
			
		
(图3:支出决算结构图)(饼状图)
			
		
2020年财政拨款收入总计6913.62万元,支出总计4860.04万元,与2019年相比,收入增加5163.34万元,增长295.00%;支出增加2771.93万元,增长132.75%。财政主要变动原因是一是2020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收入1372.86万元,支出1375.02万元,2019年收入347.06万元,支出410.28万元;二是2020年科学技术支出收入160.17万元,支出115.17万元,2019年收入538.97万元,支出626.07万元;三是2020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35.78万元,支出35.04万元,2019年收入49.18万元;四是卫生与健康收入15.83万元,支出15.83万元,2019年收入18.25万元,支出18.25万元;五是2020年农林水支出收入0万元,支出0万元,2019年收入80.00万元,支出80.00万元;六是2020年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收入120.05万元,支出293.66万元,2019年收入657.60万元,支出624.00万元;七是2020年商业服务业等支出收入0万元,支出0万元,2019年收入30.00万元,支出251.11万元;八是2020年住房保障支出收入25.33万元,支出25.33万元,2019年收入29.21万元,支出29.21万元;九是2020年其他支出收入5000.00万元,支出3000.00万元。
			 
 
		
			
		
(注: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外,数据来源于财决Z01-1表,口径为“总计”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图4: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柱状图)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860.04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38.27%。与2019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减少228.07万元,下降10.92%。主要变动原因是:一是2020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75.02万元,2019年支出410.28万元;二是2020年科学技术支出115.17万元,2019年支出626.07万元;三是2020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04万元,2019年支出49.18万元;四是2020年卫生健康支出15.83万元,2019年支出18.25万元;五是2020年农林水支出0万元,2019年支出80.00万元;六是2020年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93.66万元,2019年支出624.00万元;七是2020年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万元,2019年支出251.11万元;八是2020年住房保障支出25.33万元,2019年支出29.21万元。
			 
 
		
			
		
(图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变动情况)(柱状图)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860.04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201(类)支出1375.02万元,占73.92%;科学技术206(类)支出115.17万元,占6.19%;社会保障和就业208(类)支出35.04万元,占1.88%;卫生健康支出210(类)15.83万元,占0.85%;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15(类)支出293.65万元,占15.79%;住房保障支出221(类)支出25.33万元,占1.36%。(罗列全部功能分类科目,至类级。)
			 
 
		
			
		
(图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饼状图)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1860.04,完成预算107.52%。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201(类)商贸事务20113(款)行政运行2011301(项): 支出决算为1375.02万元,完成预算100.16%,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支付上年度项目进度款。
2. 科学技术支出206(类)技术研究与开发20604(款)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2060402(项): 支出决算为115.17万元,完成预算71.90%,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项目资金按进度拨款。
3. 社会保障和就业208(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项): 支出决算为35.04万元,完成预算97.93%,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退休人员职业年金未支付完。
4. 卫生健康210(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21011(款)行政单位医疗2101101(项):支出决算为15.83万元,完成预算100.00%。
5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15(类)制造业21502(款)其他制造业2150299(项):支出决算为293.65万元,完成预算数244.61%,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支付上年度项目进度款。
6、住房保障支出221(类)住房改革支出22102(款)住房公积金2210201(项):支出决算数为25.33万元,完成预算100%。
(注:数据来源于财决Z01-1表,罗列全部功能分类科目至项级。上述“预算”口径为调整预算数。增减变动原因为决算数<项级>和调整预算数<项级>比较,与预算数持平可以不写原因。)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517.43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447.97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补助、奖励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日常公用经费69.46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税金及附加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注:数据来源于财决07表,根据本部门实际支出情况罗列全部经济分类科目。)
			
		
202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2.62万元,完成预算54.58%,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接待人员与批次减少和部分未结账。
(注:上述“预算”口径为调整预算数,包括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202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2.62万元,占54.58%。具体情况如下:
			 
 
		
(图7:“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结构)(饼状图)
1.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0万元,完成预算0%。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因公出国(境)支出决算比2019年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下降0%。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完成预算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2019年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下降0%。主要原因是公车改革后单位不能购买公务用车。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全年按规定更新购置公务用车0辆,其中:轿车0辆、金额0万元,越野车0辆、金额0万元,载客汽车0辆、金额0万元,主要用于…。截至2020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0辆,其中:轿车0辆、越野车0辆、载客汽车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主要用于…(具体工作)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3.公务接待费支出2.62万元,完成预算54.58%。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9年减少0.23万元,下降8.07%。主要原因是接待批次和人数减少,还有部分未结账。其中:国内公务接待支出2.62万元,公务接待48批次,486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支出2.62万元,具体内容包括:接待成都纳叙项目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一行9人考察科技项目实施情况,接待费1300元,接待西南计算机有限公司一行7人来我县考察投资环境,接待费1018元,接待彭山区实业冲压厂一行6人来我县考察接待费888.00元,接待四川高旺科技有限功能室一行4人来我县考察投资环境接待费385.00元,接待市经信局关于开展全市一季度经信系统扶贫专项实地指导工作接待费450元等。(接待具体项目、金额)。
外事接待支出0万元,外事接待0批次,0人,共计支出0万元。
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3000.00万元。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69.46万元,比2019年减少18.68万元,下降21.19%。主要原因是脱贫验收后差旅费、下乡租车、办公费和帮扶物资减少,另2019年机关运行经费中含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3万元。
(注:数据来源于财决附03表)
2020年,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主要用于…(具体工作)。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注:数据来源于财决附03表)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共有车辆0辆,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其他用车主要是用于……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注:数据来源财决附03表,按部门决算报表填报数据罗列车辆情况。)
(四)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单位)在年初预算编制阶段,组织对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开展了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对1个项目编制了绩效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选取招商引资工作经费项目开展绩效监控,年终执行完毕后,对1个项目开展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自评。
本部门按要求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从评价情况来看,我局根据2020年年初工作规划和重点性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履职, 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良好,从预算到执行及信息公开,都严格按相关制度要求进行,全年收支平衡,有效保证了机构运转,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认可。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情况得到提升。本部门还自行组织了1个项目绩效评价,从评价情况来看评价指标选择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采取绩效指标和绩效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自评得分为96.5分。
1、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部门在2020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2020年第一批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葛业产业发展带动扶贫项目)”、 2020年第一批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年产3.9万吨市政通用设施项目)、“2020年第一批工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吴兴-青川产业园项目)、”2020年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青川县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优化提升与运行维护)、“2020年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青川县科技特派团建设)等5个项目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公开。
(1)2020年工业产业扶贫资金项目(葛业产业发展带动扶贫项目)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20万元,执行数为2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公司为社会解决就业直接用工达到20余人,季节性用工达到10余人。自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给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共带动苏阳村68户贫困户共同增收致富,占计划带动贫困数34户贫困户的200%,超额完成产业带动扶贫指标任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项目地贫困农民脱贫增收致富达到良好的精准扶贫效果。发现的主要问题: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口多为老弱病残,导致企业员工现状老龄化较重。由于新冠疫情及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市场疲软,消费市场购买力降低,导致企业产品销售业绩下滑。下一步改进措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能出台农村企业用工相关奖励配套措施,激励广大农村青壮年回乡就业。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协调力度,为企业市场销售环节排忧解难,减免企业不必要的税负等额外费用。
(2)2020年第一批工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年产3.9万吨市政通用设施项目)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279万元,执行数为27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可形成年产市政通用设施产品3.9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12480万元,利润1295.7万元,税收1048.72万元以上。将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34人,还会根据项目的需要,聘请当地的临时劳动力,这对于当地的就业以及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项目地贫困农民就业脱贫增收致富。从而实现国家增税、企业增利、农户增收的目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市政设施产品铸造行业的发展。项目实施后,对促进当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调整经济结构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保持民族地区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企业产品档次上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现的主要问题: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口多为老弱病残,导致企业招工现状老龄化较重。由于受新冠疫情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市场购买力降低,导致企业产品销售业绩暂时难以达到预期效益目标。下一步改进措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能出台农村企业用工相关奖励配套措施,激励广大农村青壮年回乡就业。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协调力度,为企业市场销售环节排忧解难,减免企业不必要的税负等额外费用。
(3)2020年第一批工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吴兴-青川产业园项目)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310万元,执行数为31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已入驻三家企业,计划总投资1亿元,实施年产10万台商用冷柜及配套项目。将形成集冷柜,陈列柜、厨房柜等多种类型的制冷产品,是集设计、生产、仓储、物流和服务为一体的新兴企业。现入驻企业已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为当地解决了部份剩余劳动力。发现的主要问题:无。下一步改进措施:无。
(4)2020年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青川县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优化提升与运行维护)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30万元,执行数为3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在平台优化和维护方面:通过优化重组人员结构,平台分诊员对群众提出的技术需求咨询信息,做到仔细对接、及时分诊,专家在3小时内及时回复,确保平台的高效运行。信息咨询方面:一是强化管理,清理未激活专家及信息员20余名,录入新增加入库专家20名、信息员172名;二是通过对全县各行业领域企业及专合组织的服务与对接,全面完成平台技术供给信息13项、产业支撑信息7项、供销对接链接4项,占任务的100%;三是开展在线服务,完成技术需求咨询信息总量7476条,占任务的309%;四是对专家及信息员开展集中业务培训23次,830人,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使各乡镇行政村均有5名信息员会使用手机APP报需求信息,专家骨干会操作使用APP回答咨询服务问题,平台专家和信息员激活人数达到100%。技术培训方面:2020年在木鱼、沙州等油橄榄基地传授指导技术3次;聘请县林业、农业等各层次农业专家开展核桃、茶叶、中药材等农业产业技术培训8次,培训人数235人。通过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的带动,科技明白人的培训,实现年均户均增收达1500元以上。发现的主要问题: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口多为老弱病残,导致信息员现状老龄化较重,许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导致信息员发展困难。由于新冠疫情及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导致需求上报咨询信息量有所减少。下一步改进措施:加大激励程度,鼓励信息员深入实地发现问题,推送精准高质量技术需求信息。“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用户从贫困户逐渐向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的需求转型,鼓励发展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大户加入信息员队伍和专家队伍。
(5) 2020年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2020年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青川县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优化提升与运行维护)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20万元,执行数为2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 选派科技特派员进行“一对一”产业帮扶与技术指导,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个,分别为沙州镇幸福村油橄榄示范基地128.3亩、青坪村茶叶示范基地示范基地257.8亩。通过产业指导、培养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带头人5名。通过示范基地指导建设、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措施,项目精准实施贫困人口21户69人,项目直接参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数55人。发现的主要问题:服务领域还不够宽。虽然2019-2020年的科技特派员覆盖了全县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木本油料等产业领域,但是农副产品加工这一附加产值高的领域涉及人数比例很小,如茶叶、食用菌、油橄榄等产业的加工领域涉及少。经费不足制约自主创业。在科技特派员扶持资金方面,每年政府都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工作,但科技创业方面的资金需求量较大。团队优势难以显现。现行工作方面保证每个乡镇至少一名科技特派员,提倡采取“讲师团”等形式将科技特派员组织起来,形成团队优势,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硬性规定,科技特派员很难自发组织起团队服务。下一步改进措施:拓宽产业服务领域,延伸产业链。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倾斜,围绕全县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在深加工领域进行科技指导,使产业链健康、有序的发展。抓好科技示范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技示范点的示范水平,为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引领,带动产业创新。进一步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带动农户发展长效产业,形成规模化、规范化产业。
			
		
|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2020年度) | |||||
| 项目名称 | 葛业产业发展带动扶贫项目 | ||||
| 预算单位 | 青川县青野葛业有限公司 |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102 | 执行数: | 105.19 | |
| 其中-财政拨款: | 20 | 其中-财政拨款: | 20 | ||
| 其它资金: | 0 | 其它资金: | 0 |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 公司在青川县三锅镇苏阳村实施葛业产业发展带动扶贫项目,按照贫困户自愿入股,公司集中管理、规范生产、统一销售的方式,自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给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共带动苏阳村34户贫困户共同增收致富。 
							 | 公司在青川县三锅镇青石村建立葛根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基地核心面积100亩,采用“公司+生产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工业产业扶贫精准带动模式,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脱贫致富增收。 公司严格按照贫困户自愿入股,公司集中管理、规范生产、统一销售的方式,自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给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共带动苏阳村68户贫困户共同增收致富,占计划带动贫困数34户贫困户的200%,超额完成产业带动扶贫指标任务。 |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 项目完成指标 | 数量指标 | 产能指标 | 项目完成后将年新增加工优质“青芝葛”葛根精品茶系列产品20吨以上。 | 项目完成后将年新增加工优质“青芝葛”葛根精品茶系列产品15吨以上。 | |
| 项目完成指标 | 质量指标 | 产品质量指标 | 项目产品质量合格,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 | 项目产品质量合格,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创建“青芝葛”葛根精品茶品牌。 | |
| 项目完成指标 | 时效指标 | 项目投资完成指标 | 项目计划总投资102万元 | 项目实际完成总投资105.1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02.94%,资金到位率100%。 | |
| 效益指标 | 经济效益 指标 | 新增销售、利润、税收指标 | 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利润80万元,税收15万元。 | 新增销售收入300万元,利润50万元,税收3万元以上。 |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 指标 | 新增就业、产业带动指标 | 项目将为社会解决就业20余人。自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给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共带动苏阳村34户贫困户共同增收致富。 | 公司为社会解决就业直接用工达到20余人,季节性用工达到10余人。自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给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共带动苏阳村68户贫困户共同增收致富,占计划带动贫困数34户贫困户的200%,超额完成产业带动扶贫指标任务。 |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满意度百分比 | 100% | 100% | |
|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2020年度)
						 
							 | |||||
| 项目名称 | 年产3.9万吨市政通用设施项目 | ||||
| 预算单位 | 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5800万元 | 执行数: | 5602.90万元 | |
| 其中-财政拨款: | 279万元 | 其中-财政拨款: | 279万元 | ||
| 其它资金: | 5521万元 | 其它资金: | 5323.90万元 |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 本项目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15533.66平方米,含围墙600余米,道路硬化1000余米,三个标准化生产车间,办公大楼一栋及门卫、消防、绿化、卫生间、停车位等辅助配套设施。新建80吨砂处理线一条,垂直造型线一条,水平造型线一条,离心铸管生产线一条购置节能环保中频炉、闭式冷却塔、空压机、起重设施等配套设备,投产形成年产市政通用设施产品3.9万吨的生产能力。 | 完成项目1#、2#、3#标准化生产车间及办公大楼、门卫、消防、绿化、卫生间、围墙、道路硬化等其他附属配套设施的工程建设;完成项目生产线购置安装各类配套生产设备。 |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 项目完成指标 | 数量指标 | 
							 | 项目固定资产投入5076.33万;新增产能:年产3.9万吨 | 项目用于固定资产总投资5602.90万元 | |
| 项目完成指标 | 时效指标 | 
							 | 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入5076.33万元;补助资金实际到位279万元。 | 项目实际完成投资5602.9万元;补助资金实际到位279万元。 | |
| 项目完成指标 | 成本指标 | 
							 | 通过购置安装先进生产设备,生产成本有效降低10% | 通过购置安装先进生产设备,生产成本有效降低10% | |
| 效益指标 | 经济效益指标 | 
							 | 项目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2480.00万元;新增利润1295.70万元;新增税收1048.72万元 | 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3300万元;新增利润330万元;新增税收42.9万元 |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 | 
							 | 项目预计提供34个就业岗位 | 项目建成已提供53个就业岗位 | |
| …… | 生态效益 | 
							 | 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产生废气、固废都有效控制,达标率98% |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颗粒物,经布袋除尘器收集,除尘效率达98%及以上;符合环境要求,达标排放。 |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 100% | 100% | |
|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2020年度) | |||||
| 项目名称 | 吴兴-青川产业园 | ||||
| 预算单位 | 青川湖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7000 | 执行数: | 5205 | |
| 其中-财政拨款: | 310 | 其中-财政拨款: | 310 | ||
| 其它资金: | 6690 | 其它资金: | 
							 |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 本项目规划建设钢结构厂房5栋19748.53平方米、3层综合楼2811.75平方米、3层精品厂房4358.4平方米、5层宿舍楼4842.6平方米及相应配套用房340.71平方米。预计可容纳企业10家,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 已完成钢结构厂房5栋、宿舍楼、精品厂房、综合楼及配套用房的建设。已有3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 项目完成指标 | 
							 | 
							 | 标准化厂房建设投入7000万元 | 标准化厂房及配套用房建设已投入5205万元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 
							 |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 
							 |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 
							 |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 
							 | 
							 | |
| …… | 
							 | 
							 | 
							 | 
							 | |
| 效益指标 | 
							 | 项目本身绩效目标 | 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新增就业人数500人 | 因项目为东西部扶贫项目,目前免收入驻园区企业的租金,项目本身暂无收入。入驻企业年收入在1000万左右,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 |
| 效益指标 | 
							 | 
							 | 
							 | 
							 | |
| …… | 
							 | 
							 | 
							 | 
							 | |
| 满意度指标 | 
							 | 满意度百分比 | 100% | 100% | |
			
		
|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2020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预算单位 | 青川县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 |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30 | 执行数: | 30 | ||
| 其中-财政拨款: | 30 | 其中-财政拨款: | 30 | |||
| 其它资金: | 0 | 其它资金: | 0 |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 平台建设:(1)完成四川科技扶贫在线青川运管中心的线上优化,全年范围对平台进行实时运行维护。 (2)进一步完善新增专家、信息员的录入工作,并对专家和信息员展开集中业务培训。 (3)2020年系统产业需求咨询量达到1500条以上,技术供给10条以上,建立供销对接4项以上。 (4)技术培训工作:完成1期技术培训,参训人数60人。 | (1)全面完成了四川科技扶贫在线青川运管中心的线上优化和实时运行维护。(2)切实开展专家及信息员的录入工作,已完成新增专家20名、信息员172名,并对专家和信息员开展集中业务培训27次。(3)2020年完成系统产业需求咨询信息7476条,新增技术供给13项、建立供销对接4项、产业支撑7项。(4)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培训8次,参训人员235人。 |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新增信息员 | 30名 | 完成新增专家20名、信息员172名录入系统工作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技术供给信息 | 4项 | 完成产业技术供给录入13项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产业咨询信息 | 2项 | 完成产业咨询信息录入7项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供销对接链接 | 2项 | 完成供销对接链接录入4项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在线咨询 | 1500次 | 完成在线平台咨询信息需求7476次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技术培训 | 1次 | 完成产业技术培训8次 | ||
| 效益指标 | 
							 | 项目实施期内负责本级“四川科技扶贫在线”线下服务平台及线上专家数据库更新维护,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科技扶贫服务,集成技术供给、产业支撑、供销信息,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有效转化,实现全产业链高效的科技支撑服务。 | 
							 | 项目实施期内全面完成本级“四川科技扶贫在线”线下服务平台及线上专家数据库更新20名,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科技扶贫服务7476次,集成技术供给、产业支撑、供销信息24项,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有效转化,实现全产业链高效的科技支撑服务。 | ||
| 效益指标 | 
							 | 
							 | 
							 | 
							 | ||
| …… | 
							 | 
							 | 
							 | 
							 | ||
| 满意度指标 | 
							 | 农民群众满意率 | 大于≥98% | 
							 | ||
			
		
|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2020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预算单位 | 青川县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 |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20 | 执行数: | 20 | ||
| 其中-财政拨款: | 20 | 其中-财政拨款: | 20 | |||
| 其它资金: | 0 | 其它资金: | 0 |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 1、建立15人的科技特派团,服务领域覆盖茶叶、油橄榄、菌类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2、科技特派员通过1对1或1对多的方式,实现对县域贫困村全覆盖。 3、指导壮大茶叶、油橄榄、菌类等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指导建立幸福村、青坪村两个科技示范基地。 4、指导建立升级龙头企业或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5名。 5、开展技术培训20次以上,培训农民600人次以上 | 1、建立17人的科技特派团,服务领域覆盖茶叶、油橄榄、菌类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2、科技特派员通过1对1或1对多的方式,实现对县域贫困村全覆盖。 3、指导壮大了茶叶、油橄榄、菌类等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指导建立1幸福村、青坪村两个科技示范基地。 4、指导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青川县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5名。 5、开展技术培训22次以上,培训农民645人次。 |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建立科技特派团 | 15人 | 完成建立17人科技特派团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科技特派员通过1对1或1对多的方式,实现对县域贫困村全覆盖 | 79个贫困村 | 全覆盖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指导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 2个 | 指导建立幸福村、青坪村两个科技示范基地。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 | 5名 | 已完成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5名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开展技术培训 | 20次 | 完成22次 | ||
| 项目完成指标 | 
							 | 培训农民 | 600人次 | 完成645人次 | ||
| 效益指标 | 
							 | 整合县内农业、林业系统骨干专家资源,建立分产业、分片区持续开展针对茶叶、木本油料、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围绕全县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工作,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对全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线上集中理论培训,线下根据农时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实地技术指导。 | 
							 | 达到预期指标。 | ||
| 满意度指标 | 
							 | 农民群众满意率 | 大于≥98% | 
							 | ||
| 
							 | 
							 | 
							 | 
							 | 
							 | ||
| 
							 | 
							 | 
							 | 
							 | 
							 | ||
			
		
2.部门绩效评价结果。
本部门按要求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开展自评,《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见附件(附件1)。
本部门自行组织对2020年工业产业扶贫资金项目(葛业产业发展带动扶贫)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2020年工业产业扶贫资金项目(葛业产业发展带动扶贫)项目2020年绩效评价报告》见附件(附件2)。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财政部门取得的专项债券收入。
3.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4.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5、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6.一般公共服务201(类)商贸事务20113(款)行政运行2011301(项):指行政单位基本支出。
7.科学技术206(类)技术研究与开发20604(款)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2060402(项):指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出。
8.社会保障和就业208(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项):指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210(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21011(款)行政单位医疗2101101(项):指行政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支出。
10.资源勘探信息等215(类)制造业21502(款)其他制造业2150299(项):指省、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
11.住房保障支出221(类)住房改革支出22102(款)住房公积金2210201(项):指用于按规定的工资基数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支出。
12.其他支出229(类)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2904(款)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2290402(项):指专项用于中小企业孵化园、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支出。
(解释本部门决算报表中全部功能分类科目至项级,请参照《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增减内容。)
13.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4.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5.“三公”经费: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6.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名词解释部分请根据各部门实际列支情况罗列,并根据本部门职责职能增减名词解释内容。)
第四部分 附件
			
		
附件1
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关于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报告
			
		
青川县财政局:
按照你局青财[2020]88号《关于开展2020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单位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展开整体绩效评价自查工作,并对评价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形成了评价结论。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构成
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下设内设机构8个:办公室、政策法规股(行政审批股)、经济运行与综合股、项目投资股与产业园区股、信息化股、科技股、能源股、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股)。下属股所级事业单位2个:青川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青川县生态产业科技服务中心。
(二)基本职能
1、贯彻实施国家有关工业经济、信息化、无线电管理、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有关工业经济、科技、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拟订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无线电管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定并组织实施;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负责推进全县工业结构调整和全县盐业行业管理、指导和协调等相关职责。
2、负责拟订全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参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科技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产业规划,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3、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和质量,建立全县工业经济运行预警机制,拟订中、近期经济运行目标、规定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负责民用爆破物品生产许可的受理、销售许可证核发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安全生产等监督管理和依法查处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工作。承办年度工业经济目标责任考核。
4、负责全县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作,组织制订并实施全县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规划和政策,制订并发布全县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引导目录。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意见,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规划内全县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组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计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全县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制订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指导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引进、重大装备国产化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编制下达全县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按照规定程序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认定和建设管理工作。
6、负责全县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牵头服务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产业园区合理布局,负责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推进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计划。
7、负责全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领域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协调推进工业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相关重大示范项目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8、负责电力、成品油等重要物资综合调控、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负责境内高压油气(输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工作,协调处理管道保护的重大问题;指导、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的义务;
9、负责国(境)外人才、智力引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负责相关涉外业务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负责出国(境)培训工作。
10、负责实施全县盐业行业管理工作,承担盐业专营管理工作、指导和协调等相关职责,组织实施盐产业政策;负责盐业行业的统计、分析,监测盐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协调处理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1、负责推进工业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协助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融资体系建设并实施行业监管,负责制订工业发展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计划,负责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生产运行等涉及财政、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问题的协调,指导工业企业直接融资工作,负责工业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12、对国家重大工业经济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组改造、兼并重组,负责全县工业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负责全县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骨干工业企业的培育工作,负责全县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推进工作,综合协调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协助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13、负责对全县工业企业实施行业管理,制订并组织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拟订符合青川县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参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业、信息化和无线电领域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
14、统筹推进全县信息化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相关政策,指导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发展,推动跨行业、跨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15、负责全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组织相关部门制订通信管线规划并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协调电信市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
16、组织协调全县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和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指导信息安全防范工作,参与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事件。
17、配置和管理全县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和干扰查处,协调军地间和县际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18、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建议,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指导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经营、境外投资及兼并重组。
19、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组织拟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负责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和认定,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基地的建设,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拟定科技促进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20、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指导区域创新发展、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
21、负责全县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企事业单位申报各级财政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并监督和实施,负责本部门预算中的科技经费预决算及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强化科技投入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22、负责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拟订科技成果推广、科技奖励、促进技术市场、科学技术普及规划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组织相关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应用示范。
23、负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指导协调科普活动和科技宣传工作,推进全县科普能力建设,承担科技评估管理和科技统计工作。
(三)人员结构及相关情况
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总编制25名,其中行政编制16名,其他事业编制6名,工勤人员编制3名。在职人员总数27人,其中行政人员17人,事业人员9人,工勤人员1人;退休人员46人;遗属供养人员6人。固定资产总额8.70万元(固定值产原值44.44万元,累计折旧35.74万元)。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概况
(一)部门决策情况
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能够较好的履行单位职责,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较好,开支管理较为规范,财经纪律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20年年初部门预算358.93万元,调整预算6730.02万元,上年结转183.60万元,收入总计6913.62万元。
(三)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1、基本支出517.4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359.17万元,日常公用支出69.46万元,对家庭和个人补助支出88.80万元。
2、项目支出4342.61万元,其中:资本性支出3219.99万元,对企业补助支出1005.8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16.80万元。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96.5分。
		
	
			
		
青川县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有专项预算的部门)
| 绩效指标 | 指标分值 | 指标得分 | 指标解释 | 计分标准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
| 部门预 算管理(60分) | 预算编制(24分) | 目标制定 | 8 | 8 | 评价部门绩效目标是否要素完整、细化量化。 | 1.绩效目标编制要素完整的,得4分,否则酌情扣分。 2.绩效指标细化量化的,得4分,否则酌情扣分。 | 
| 目标完成 | 8 | 8 | 评价部门绩效目标实际实现程度与预期目标的偏离度。 | 以项目完成数量指标为核心,评价项目实际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绩效目标,指标得分=达到预期绩效目标的部门项目个数/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部门预算项目个数*8 | ||
| 编制准确 | 8 | 6 | 评价部门年初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准确。 | 
								指标得分=1-年初预算数(一上)/(财政下达数(一下)+预算调整数)基本支出资金,预决算偏差程度在10%以内的,得5分,偏差在10%-20%之间的,得3分,偏差超过20%的,不得分。 | ||
| 预算执行(20分) | 支出控制 | 8 | 8 | 部门公用经费及非定额公用支出控制情况。 | 
								计算部门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中“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等科目年初预算数与决算数偏差程度                                               1.预决算偏差程度在10%以内的,得4分。偏差度在10%-20%之间的,得2分,偏差度超过20%的,不得分。  | |
| 动态调整 | 6 | 6 | 评价部门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后,将绩效监控结果应用到预算调整的情况。 | 指标得分=部门绩效监控调整取消额÷(部门绩效监控调整取消额+预算结余注销额)*6 当部门绩效监控调整取消额与结余注销额之和为零时,得满分。 | ||
| 执行进度 | 6 | 4.5 | 评价部门在6、9、11月的预算执行情况。 | 部门预算执行进度在6、9、11月应达到序时进度的80%、90%、90%,即实际支出进度分别达到40%、67.5%、82.5%。 6、9、11月部门预算执行进度达到量化指标的各得2分,未达到目标进度的按其实际进度占目标进度的比重计算得分。 | ||
| 部门预 算管理(60分) | 完成结果(16分) | 预算完成 | 8 | 7 | 评价部门预算项目年终预算执行情况。 | 部门预算项目12月预算执行进度达到100%的,得8分,未达100%的,按照实际进度量化计算得分。 | 
| 违规记录 | 8 | 8 | 根据审计监督、财政检查结果反映部门上一年度部门预算管理是否合规。 | 依据上一年度审计监督、财政检查结果,出现部门预算管理方面违纪违规问题的,每个问题扣0.5分,直至扣完。 | ||
| 专项预 算管理(20分) | 项目决策(8分) | 程序严密 | 3 | 3 | 评价专项项目的设立是否经过严格评估论证、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健全。 | 
								1.专项项目设立时经过事前绩效评估或可行性论证的,得1.5分,否则不得分。 | 
| 规划合理 | 3 | 3 | 评价项目规划是否符合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项目年度绩效目标与规划是否一致。 | 
								1.专项项目(除一次性项目外)制定了中长期规划的,得1分,否则该三级指标整体不得分。  | ||
| 结果符合 | 2 | 2 | 评价项目实施结果与项目总体规划计划是否一致。 | 项目实际完成任务量和效果达到规划预期情况的,得满分。按项目法分配的项目,以所有项目点实施完成情况与规划计划情况进行对比。按因素法分配的项目和据实据效分配的项目,将资金分配方向与规划计划支持方向进行对比。完全达到预期的得满分。未完全达到规划预期情况的,以达到预期情况的资金量占项目总金额占比计分。指标得分=项目实施实施结果符合规划的金额/项目总金额*2 | ||
| 项目实施(4分) | 分配科学 | 2 | 2 | 评价项目分配方法选择是否科学,分类评价分配程序和过程管理是否规范。 | 1.项目分配选取了科学的绩效分配方法,得1分; 2.采用因素分配法的项目,项目因素选取合理的,得1分;采用项目法分配的项目,评分标准和立项程序合理规范的,得1分;据实据效的项目,基础数据真实,测算精准的,得1分。否则,酌情扣分。 | |
| 分配及时 | 2 | 2 | 评价部门是否按规定时限及时分配专项预算资金。 |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时限完成分配的考核得2分,否则不得分。 | ||
| 专项预 算管理(20分) | 完成结果(8分) | 预算完成 | 3 | 2 | 评价专项项目资金拨付到具体项目(人)的情况。 | 专项资金实际拨付到具体项目(人)的进度达到100%的,得3分,未达到100%的,指标得分=实际拨付金额/专项项目金额*3。 | 
| 实施绩效 | 3 | 3 | 评价专项项目实施绩效情况。 | 部门专项项目属于当年财政重点评价范围的,该项得分使用项目支出评价共性指标、特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得分换算,满分6分。若部门专项项目不属于当年重点评价范围的,采用最近年度重点评价相关指标得分换算。 | ||
| 违规记录 | 2 | 2 | 根据审计监督、财政检查结果反映部门上一年度部门专项预算管理是否合规。 | 依据上一年度审计、财政检查结果,出现专项预算管理方面违纪违规问题的,每个问题扣0.2分,直至扣完。 | ||
| 绩效结果应用(20分) | 自评质量(4分) | 自评准确 | 4 | 4 | 评价部门整体支出自评准确率。 | 部门整体支出自评得分与评价组抽查得分差异在5%以内的,不扣分;在5%-10%之间的,扣1分,在10%-20%的,扣2分,在20%以上的,扣4分。 | 
| 信息公开(8分) | 目标公开 | 4 | 4 | 评价部门绩效目标是否按要求向社会公开。 | 按要求随同预算公开的,得4分。 | |
| 自评公开 | 4 | 4 | 评价部门是否按要求将部门整体绩效自评情况和自行组织的评价情况向社会公开。 | 按要求随同决算公开的,得4分。 | ||
| 整改反馈(8分) | 结果整改 | 4 | 4 | 评价部门根据绩效管理结果整改问题、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的情况。 | 针对绩效管理过程中(包括绩效目标核查、绩效监控核查和重点绩效评价)提出的问题,发现一处未整改的,扣1分,直至扣完。 | |
| 应用反馈 | 4 | 4 | 评价部门按要求及时向财政部门反馈结果应用情况。 | 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财政部门反馈、报送相应绩效自评报告、应用结果、整改报告的,得满分;未按时报送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 ||
| 总分合计 | 100 | 96.5 | 
								 | 
								 | ||
		
	
		
	
(二)绩效分析
1、部门预算管理情况分析
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文件精神,一是合理的计划了本单位财政资金的流动,更好地保证了预算的准确性和唯一性;二是提高了有型资金使用效率和财政资金的效益;三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对各项资金的管理,严格费用支出,确保专款专用,做到预算内未安排的经费坚持不作支出,既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又保质保量完成当年的财政预算。
2、专项预算管理情况分析
我局严格按照省经信厅关于省级工业发展资金项目征集指南,围绕全省“5+1”、市委“6+2”工业产业发展重点,对照项目申报条件,在四川省工业项目(资金)管理平台筛选符合条件的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我局将召开党组会议对项目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项目报县政府审定后,转报市经信局。对成功获得省、市工业资金支持的项目,我局将按照《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工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财建〔2018〕4号)等相关要求,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加强资金管理,重点突出资金拨付安全。项目建设完成后,市经信局或委托我局组织行业专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其中包含了财务、绩效等内容,保障了项目的完整性。
3、绩效结果应用分析
绩效评价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是对公共资金使用情况的评价,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公共资金进行利用。是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使我们清晰的认识问题、理解问题、正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积极的措施,并提升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水平,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才能在绩效管理上更加真实、系统。
四、存在的问题
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中,预算管理绩效意识没有完全树立,在绩效目标设定时未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论证,甚至未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设定绩效目标,导致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绩效评价工作依据不足,使评价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绩效管理不够科学
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与产出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缺乏对应性、关联性和可操作性。
2、对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和各项指标的理解、认识不到位,导致项目绩效目标不够明确、不够细化、不够量化,缺乏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
(二)管理措施不到位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绩效管理制度、项目监管和控制措施不够到位,绩效管理意识不强,部门整体支出部分绩效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分析不充分,缺少项目决策、过程管理和具体效果资料,致使整体绩效评价依据不足。
五、整改措施及建议
针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坚持“提高认识、强化管理、科学设定、注重实效”的基础上,注重绩效目标、评价指标的关联性,依据部门职责和年度工作重点,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部门绩效目标和评价目标。强化绩效管理责任制,科学考核,不断增强绩效考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切实促进财政资金科学管理和实际绩效水平不断提高。
		
	
青川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021年9月28
		
	
附件2
2020年第一批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葛业产业发展带动扶贫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本部门在该项目管理中的职能。一是政策宣传职能。我局收到《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0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川经信创服〔2018〕250号)文件后,于2018年11月上旬组织县域规上工业企业召开了专题培训会,做到了宣传在县域规上工业企业的全覆盖。二是审核职能。由分管领导带队,带领相关业务股室人员,对照项目资金申报要求,及时对有意向并符合申报条件企业进行摸底核查,指导企业积极做好申报工作,同时,结合企业对企业的申报资料的初步审核,推荐上报。三是监督职能。指导和督促企业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
2.项目立项、资金申报依据。该项目资金属后补助类的奖补资金,不涉及项目立项;资金申报依据为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9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川经信创服〔2018〕250号)文件,凡自愿申报并符合申报文件相关条件的企业将予以推荐上报。
3.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情况,资金支持具体项目的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概况。一是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情况。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9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川经信创服〔2018〕250号)文件对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明确,我局收到市经信局资金下达文件后,按照相关程序给予兑现,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二是资金支持具体项目的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概况。此次纳入绩效评价的一个企业(青川县青野葛业有限公司)申报的项目资金条件为支持产业协作配套类,依托实施的技术改造升级进行申报;申报范围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相关企业;支持方式属无偿资助。
4.资金分配的原则及考虑因素。按照《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下达2020年第一批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广财建〔2020〕45号)资金下达文件精神,需足额下达和使用资金,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主要内容。青川县青野葛业有限公司1户企业均是依托本企业新建或技改进行申报;青川县青野葛业有限公司依托公司新建(建设葛根茶生产车间、办公用房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年产“青芝葛”牌葛根茶150000盒(袋))申报无偿资助项目资金,申报前已投产。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包括目标的量化、细化情况以及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等。青川县青野葛业有限公司项目建设葛根茶生产车间、办公用房以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青芝葛”葛根精品茶系列产品,通过项目的实施,年利润达80万元,税收15万元,项目将为社会解决就业20余人。按照贫困户自愿入股,公司集中管理、规范生产、统一销售的方式,自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给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共带动苏阳村34户贫困户共同增收致富。
3.分析评价申报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申报目标是否合理可行。企业申报的项目资金符合2020年度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要求,申报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三)项目自评步骤及方法。
以省、市经信部门项目绩效评估相关文件为支撑,引导企业开展自评为主,市、县经信部门进行指导。
二、项目资金申报及使用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按照《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0年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川经信创服〔2018〕250号)文件精神,我局于2019年11月上旬组织县域规上工业企业召开了专题培训会,于11月底通过企业自主上报,单位组织进行初步审核,推荐青川县青野葛业有限公司、四川中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2户企业申报了2019年度四川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市级专家评审后上报至省经信委;2020年6月市经信局批复青川县青野葛业有限公司、四川中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万元、30万元。项目资金为带帽下达,资金预算未作调整。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企业申报依托项目资金计划属自筹,
申报项目资金属省级财政后补助资金。
2.资金到位。《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下达2020年第一批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广财建〔2020〕45号)文件于7月上旬下发至我局,企业到位资金20万元,已于2020年12月拨付至企业,到位率100%;到位时间在规定时限范围(2020年12月31日前)。
3.资金使用。2020年12月,通过企业自查,局初步审核其验收资料,企业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用于购买设备、产品研发与生产等,未挪作他用,资金使用符合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三)项目财务管理情况。企业财务制度健全,资金使用规范,资金支付严格按照财务审批程序进行,会计核算结果真实、准确。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企业的项目资金属后补助类,申报前已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进度实施完成。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企业申报的项目资金属后补助类,申报前已按照依托项目的实施计划进度实施完成。
(二)项目效益情况。本项目完成后将年新增加工优质“青芝葛”葛根精品茶系列产品20吨以上。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利润80万元,税收15万元,项目将为社会解决就业20余人。按照贫困户自愿入股,公司集中管理、规范生产、统一销售的方式,自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给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共带动苏阳村34户贫困户共同增收致富。同时,公司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生产用水(葛根清洗)实行循环使用,也无其他固废外排。
五、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争取资金项目的专业性人才缺乏。从此次纳入绩效评价的企业来看,均存在缺乏项目资金争取类的专业性人才,在项目资金申报过程中资料准备不完善,导致资金争取额度大打折扣;二是内部管理有待提升。企业正式运营时间均较短,目前都正处于发展初期,企业在产品市场拓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投入不足;规章制度建立不够完善,内部管理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相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更好的助力于企业发展壮大。
		
	
附:青川县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青川县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青川县青野葛业有限公司)
		
	
|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指标评价内容 | 评分标准(得分比值) | 得分 | |||||
| 差 | 较差 | 一般 | 较好 | 好 | |||||||
| 0 | 0.3 | 0.6 | 0.8 | 1 | |||||||
| 项目 决策 (25分) | 绩效 目标 (6分) | 目标内容 | 2 | 项目预期提供的产品、服务、效益或其他目标明确,即绩效目标实际明确个数/应当明确个数×100% | x<0% | 0%≤x<30% | 30%≤x<60% | 60%≤x<100% | x=100% | 2 | |
| 进度计划 | 2 | 项目计划实施进度明确 | 不明确 | 
							 | 基本明确 | 
							 | 明确 | 2 | |||
| 目标匹配 | 2 | 绩效目标设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抽样项目点个数/抽样项目点总数×100% | x<70% | 70%≤x<80% | 80%≤x<90% | 90%≤x<100% | x=100% | 2 | |||
| 决策依据(10分) | 政策依据 | 2 | 项目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不符合 | 
							 | 
							 | 
							 | 符合 | 2 | ||
| 实施规划 | 2 | 连续性项目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 | 无 | 
							 | 
							 | 
							 | 有 | 2 | |||
| 2 | 实施规划符合实际,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 | 不符合 | 
							 | 基本符合 | 
							 | 符合 | 2 | ||||
| 项 
							 目 
							 决 
							 策 | 决策依据 | 管理制度 | 2 | 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无 | 
							 | 
							 | 
							 | 有 | 2 | |
| 2 | 项目资金分配决策程序明确 | 不明确 | 
							 | 基本明确 | 
							 | 明确 | 2 | ||||
| 资金分配(4分) | 分配方法 | 2 | 资金分配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 否 | 
							 | 一般 | 
							 | 是 | 2 | ||
| 分配过程 | 2 | 分配过程符合相关规定 | 不符合 | 
							 | 
							 | 
							 | 符合 | 2 | |||
| 分配结果(5分) | 审核把关 | 3 | 符合申报条件的抽样项目点个数/抽样项目点总数×100% | x<70% | 70%≤x<80% | 80%≤x<90% | 90%≤x<100% | x=100% | 7 | ||
| 资金集中(均衡) | 2 | 集中 | 财政资金占项目资金总额比重较小项目个数/项目总数×100% | X>35% | 
							25% | 
							15% | 
							5% | X≤5% | 
							 | ||
| 均衡 | 按实际分配结果选择客观因素测算验证资金分配方法制定、分配要素设定、基础数据应用、测算依据选取等是否科学合理(2分) | 不合理 | 
							 | 较合理 | 
							 | 合理 | 
							 | ||||
| 项目 管理(15分) | 资金到位(3分) | 分配时效 | 1 | 主管部门按规定及时分配资金 | 不及时 | 
							 | 
							 | 
							 | 及时 | 1 | |
| 资金拨付 | 2 | 按规定及时拨付资金 | 严重滞后 | 滞后 | 较滞后 | 较及时 | 及时 | 2 | |||
| 资金管理(4分) | 使用范围 | 2 | 资金使用是否合规 | 否 | 
							 | 
							 | 是 | 
							 | 2 | ||
| 支付依据 | 1 | 资金支付依据符合规定,即支付依据合规资金量/资金总量×100% | X<70% | 70%≤X<80% | 80%≤X<90% | 90%≤X<100% | X=100% | 1 | |||
| 开支标准 | 1 | 资金开支标准符合规定,即开支标准合规资金量/资金总量×100% | X<70% | 70%≤X<80% | 80%≤X<90% | 90%≤X<100% | x=100% | 1 | |||
| 财务管理(4分) | 财务制度 | 2 | 财务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 不规范 | 
							 | 较规范 | 
							 | 规范 | 2 | ||
| 会计核算 | 2 | 会计核算规范 | 不规范 | 
							 | 较规范 | 
							 | 规范 | 2 | |||
| 项 目 管 理 | 组织实施(4分) | 项目调整 | 1 | 项目调整严格履行相关手续 | 未履行 | 
							 | 
							 | 
							 | 履行 | 1 | |
| 投资变更 | 1 | 项目投资变更额/项目总投入×100% | X>20% | 20%≥X>15% | 15%≥X>10% | 10%≥X>5% | X≤5% | 1 | |||
| 制度执行 | 2 | 严格按照项目有关制度规定 | 不严格 | 
							 | 较严格 | 
							 | 严格 | 2 | |||
| 项目绩效(特性指标60分) | 项目完成(15分) | 完成数量 | 3 | 实际完成任务量/绩效目标设定任务量×100% | x<85% | 85%≤x<90% | 90%≤x<95% | 95%≤x<100% | 
							X | 14.4 | |
| 完成质量 | 4 | 符合绩效目标设定的验收标准,达到行业基准水平 | 不符合 | 
							 | 
							 | 
							 | 符合 | ||||
| 完成时效 | 4 | (实际完成时间-绩效目标设定完成时间)/绩效目标设定完成时间×100% | x>15% | 15%≥x>10% | 10%≥x>5% | 5%≥x>0 | X≤0 | ||||
| 完成成本 | 4 | (实际完成成本-预计完成成本)/预计完成成本×100% | x>15% | 15%≥x>10% | 10%≥x>5% | 5%≥x>0 | X≤0 | ||||
| 项目绩效(特性指标 | 项目效益(40分) | 经济效益 | 10 | 反映相关产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根据项目实际细化具体指标。 | 
							 | 
							 | 
							 | 
							 | 
							 | 8 | |
| 社会效益 | 10 | 反映相关产出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根据项目实际细化具体指标。 | 
							 | 
							 | 
							 | 
							 | 
							 | 8 | |||
| 生态效益 | 10 | 反映相关产出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根据项目实际细化具体指标。 | 
							 | 
							 | 
							 | 
							 | 
							 | 10 | |||
| 可持续 效益 | 10 | 反映相关产出带来的影响的可持续期限,根据项目实际细化具体指标。 | 
							 | 
							 | 
							 | 
							 | 
							 | 10 | |||
| 满意度(5分)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5 | 反映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对相关产出及其影响的认可程度,根据项目实际细化具体指标。 | 
							 | 
							 | 
							 | 
							 | 
							 | 5 | ||
| 合计 | 
							 | 95.6 | |||||||||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