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城乡低保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骗保、错保、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杜绝极少数基层干部借低保审批管理吃拿卡要或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编密织牢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和“应退尽退”。青川县多举措开展低保核对工作,运用大数据比对,比对结果作为享受低保救助的重要参考,大大提高了救助对象认定的精准度。
1.逢进必核,新增低保对象在接受入户调查的同时,必须通过四川省居民家庭经济核对平台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方可通过审核确认。对在册享受对象定期核对,核对反馈的问题,通过乡镇核实确认后及时取消。
2.加强数据共享比对,与卫健、公安户籍、公安车管、财政、人社、教育、医保、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对接,定期共享比对,对比对发现死亡、有车、财政供养人员等情况的,及时取消,对因病、因残、因学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及时给予救助。
3.加强核实,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的问题,通过乡镇、村(社区)干部进一步核实确认,对反馈问题不属实的,及时通过本人或相关部门更正信息。
今年以来,我县运用四川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以及卫健、公安等部门交换数据进行比对,对发现的疑似问题数据,经乡镇核实认定后,退出低保72人,更正信息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