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文件的工作要求,结合发改实际工作,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规范执法、深化法治宣传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推进措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为切实增强局党组对法治政府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将法治政府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始终坚持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各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各主要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做到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由局党组书记亲自督促落实、分管领导同志具体负责、其他同志配合协助,一级抓一级,一级负责一级,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完善机制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凡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讨论,积极采纳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意见,力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及合法性审核机制,全年未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聘请秦兴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2名担任法律顾问,并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重大行政行为等方面,通过法律顾问参与,提供法律意见,指导单位的法务实践。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制度,严格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着力推进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带头守法。
(三)强化思想教育,营造浓厚氛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法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购买《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读本40余册,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认真读、深入读,撰写心得体会,同时在党员干部大会及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交流读后感。全年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7次,组织党组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省、市、县关于全面依法治理工作会议精神5次,我局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能力明显提升。
(四)全面履行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编制及送审行为,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提效率、提水平,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一般项目1个工作日办结,可研批复(除专业审查)2个工作日办结,重大项目审批3个工作日办结。全年,全县审批(备案)项目77个,总投资约56.62亿元,按时办结率100%,限时办结率100%;二是全年,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79个,其中:施工类47个,服务类32个。中标总金额为165542.72万元;三是充分发挥招标投标联席会议作用,召开各类会议5次,政策大讲堂1次,招投标(EPC方式)政策专题汇报1次。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64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核查清理,共核查问题项目20个,问题50个,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改;四是着力开展“六大提升行动”,切实做好市场主体服务,召开招投标领域市场主体座谈会5场次,涉及市场主体130余人次,电话回访2轮次,解决主体诉求及政策答疑8件次,对23人次市场主体电话政策及问题咨询进行了现场答复。取消工程建设项目(含货物与服务)招投标有关类似业绩设置16个,占全年招标项目的25%,切实降低投标保证金减轻市场主体投标成本和投标压力,全年,切实为市场主体降低投标成本1496.6万元;五是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聚焦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全年,全县共报送7类信用信息5598条,信用承诺信息1886条,工作动态信息118条,信用宣传信息30条,分类分级监管信息3条,联合奖惩案例3条;六是做好价格管理工作,全年共办理价格认定委托业务15件,认定总标的额约923.15万元。对我县水费进行了调整,出台阶梯水价,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切实为企业减压减负。出台了青溪古城景点收费及停车场收费,助力大唐家河旅游建设发展。对全县收费情况进行了调研,对涉企违规收费情况进行了全面查处。在全县设立价格监测点5个,实时对全县的物价进行监测,保持全县物价基本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学习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有待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不够系统,重业务、轻学习的思想依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工作,提高法治政府工作力度和深度。一是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不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力度和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依法执政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作用,从组织保障、法律宣传、依法治理等方面入手,增强法治政府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继续推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