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协同服务,破解审批服务中“梗阻”难题。审批问题全方位协调,审批事项全要素统筹、审批进度全过程调度、制定容缺受理、帮代办等10余项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措施,打通了审批服务局部“梗阻”。
二是全程网办,破解群众办事“跑腿多”难题。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互通升级,推动企业开办、固定资产投资核准备案等实现全程网办,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2%以上,事项办理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了90%以上。
三是服务下沉,破解异地办事“两头跑”难题。推动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办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收件转办等方式下沉镇、乡、村,打造家门口政务服务。推动县域内任意镇街村居就近异地申请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畅通县域内政务服务“微循环”,努力实现群众办事“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四是坚持延时服务,打破周末假日办事“没处办”难题。针对企业群众办事“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无法办”的问题,推行常态化“5+2”预约延时办,实现周末假日“不打烊”服务,帮代办服务,积极提供上门服务、跟班服务,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全时段政务服务。
五是不见面招投标,远程异地评审,避开“熟面孔”。优化“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实现开标“不见面”、投标“不出门”,推行远程异地评审,设立交易主场、副场远程同步进行项目评审,构建更加公平、公正评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