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

热点查询: 财政预决算 政府工作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 投资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认识青川 >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实施2023年高山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实施2023年高山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

发布日期:2023-06-14 05:48 浏览量:19741 来源:唐家河管理局
[ 字体: ]
分享:

6月7-11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管理处处长谌利民带队深入最高海拔区域开展2023年高山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此次监测虽历经艰难困苦,却打破了唐家河建区45年来的多项纪录。

记录一,大熊猫活动痕迹海拔最高。在此次的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在海拔3822米的流石滩记录到大熊猫粪便,这是唐家河开展大熊猫保护工作45年来记录到大熊猫活动痕迹最高的点位。唐家河近8年持续开展大熊猫种群动态变化监测结果显示:大熊猫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海拔2000-3000米之间,且均有青川箭竹、缺苞箭竹、糙花箭竹等主食竹分布,本次记录到的痕迹点位于甘肃文县与唐家河交界处的垭口位置,周围全为流石滩,距竹林边缘相差近千米,分析判定此处应为大熊猫基因交流往返甘肃与四川的重要通道。

王超-拍摄

记录二,谌利民同志为唐家河历年来登上最高峰的第一位主要负责人,也是年龄最大的登顶者。谌利民同志在唐家河工作了42年,为唐家河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年华,一手建立起森林防火联防体系、跨区域联防体系、社区共管和保护联动体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体系,也主导建立了四川省扭角羚唐家河野外保护研究中心、四川省川金丝猴唐家河野外研究基地、四川省首个鸟类环志监测站、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批省级长期科研基地,先后被授予“全省保护野生动植物及保护区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个人 ”“全省绿色先锋”等荣誉称号。

记录三,登顶人数最多。唐家河最高山峰3864米,也是广元市的最高峰,继2020年的6名巡护监测人员登上最高峰之后,此次问鼎的人员一共有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3人。

记录四,监测线路最长。此次监测工作为期5天,第一天从水池坪保护站出发,夜宿海拔2110米的野外工作棚,第二天扎营在海拔3200米,第三天扎营在海拔3600米,并成功登顶,第四天返回海拔2110米的野外工作棚,第五天回到水池坪保护站。5天里,累计爬升2266米,总行程54公里,平均每天野外工作时间7.6小时。

记录五,监测到的动物痕迹最多。本次共监测到大熊猫、川金丝猴、四川羚牛、金猫、黑熊、藏酋猴、中华斑羚、毛冠鹿、水獭、小麂、野猪、豹猫、间颅鼠兔、隐纹花鼠、岩松鼠等兽类15种,监测到高山兀鹫、金雕、红隼、绿尾虹雉、血雉、雪鹑、红腹角雉、红腹锦鸡、高山短翅蝗莺、黄眉柳莺、暗绿柳莺、栗头鹟莺、冠纹柳莺、四川旋木雀、普通?、星鸦、大嘴乌鸦、蓝鹀、黄颈拟蜡嘴雀、点斑林鸽、红嘴蓝鹊、褐河乌、红尾水鸲、白顶溪鸲、银脸长尾山雀、绿背山雀、褐冠山雀、金胸雀鹛、长尾山椒鸟、蓝喉太阳鸟、红嘴相思鸟、白领凤鹛、黑顶噪鹛、白眶鸦雀、灰头鸫、鹰鹃、四声杜鹃、小杜鹃、噪鹃、戴胜、棕胸岩鹨、粉红胸鹨、鹪鹩、树鹨、灰鹡鸰等鸟类45种,监测到山溪鲵、四川湍蛙2种两栖动物,鱼类有齐口裂腹鱼、洛氏鱥2种,监测到铜蜓蜥1种爬行动物。

记录六,唐家河建区以来第一位女性工作人员登顶。年轻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守护自然实属不易,需要克服比男性承担的更多困难,不但比拼体力,还要比拼毅力。

记录七,首次收集到高山水源地影像和位点资料。该水源地位于海拔3803米,周围记录到的动物痕迹有四川羚牛、斑羚、毛冠鹿粪便和猫科动物足迹,以及大型鸟类羽毛。

记录八,监测到毛冠鹿最高海拔活动痕迹——3803米。

记录九,与西华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关系45年来第一位学子登顶。

此次高山区域监测样线是唐家河全区最远、最危险的样线,监测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偷盗猎隐患排查等工作,唐家河人以实际行动守护着唐家河的每一寸土地,践行着每一位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者的使命。(肖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