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责任落实。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督促行业部门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施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将矿山和在建工程工地营地安全生产、防汛减灾工作纳入安全防范综合督查内容,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督促责任落实和措施落实。
二、强化预警预报。紧盯天气变化,密切关注周边、上下游气象信息,加强监测预警和联动会商,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严格落实“30123”叫应机制,坚决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尽转,加强转移路线和安置点的安全监管,防止擅自返回造成人员伤亡。
三、强化隐患治理。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止”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组织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山洪危险区、重点防范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学校周边、旅游景区、在建工地、工矿企业等关键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坚决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对新发现的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纳入台账管理,切实采取排危除险、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等措施分类处置,确保整治到位、监测到位、管控到位。
四、强化值班值守。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发布强降雨和短临预警预报后要增加值班值守人员力量,加大对乡镇值班值守和各级防汛责任人巡查的抽查调度,督促及时准确掌握并按要求报送灾险情信息,确保一有灾情迅速调度、果断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