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县水利、自然资源、应急、气象等部门坚持每日联合动态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研判灾害风险,提前发布雨情、水情、灾情信息,强化河流上下游、跨区域联动,多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户到人,不断提高灾害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入汛以来,已发布预警信息21574条。
二是强化隐患排查。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抓实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全县240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和14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不间断地排查,坚决把防汛减灾责任落到“最小工作单元”,严防灾害事故引发人员伤亡。
三是强化避险转移。重点关注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点、在建工程等重点区域,用好“30123”叫应机制,刚性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加强转移安全管控,坚决杜绝转移期间抢转财物、转移之后擅自折返,确保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今年入汛以来,我县累计转移9434人次,无一人伤亡。
四是强化应急抢险。坚持主要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在7个重点乡镇前置抢险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3000余件套,整合由公安交警、民兵、消防救援、排涝抢险等队伍组成的抢险队伍44支1392人,时刻保持临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