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支部集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反复研读学、结合实际学,保持理论学习的热度、温度和深度。开展民族工作应知应会知识测试,进一步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当先锋、做表率。
二、聚焦主业主责,强化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丰富培训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校主体班次;提升教学能力,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党校教师深入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题开发,不断提升教学业务水平;创新教学形式,推动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讲稿、进课堂、进头脑,让干部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三、深入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氛围。发挥党校文化阵地作用,突显民族团结元素,张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应知应会知识海报和宣传标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等,将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宣传宣讲工作深入到乡镇、村(社区)等基层一线,开展送教下基层和社会宣讲活动,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