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

热点查询: 财政预决算 政府工作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 投资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 文字解读:《青川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文字解读:《青川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3-09-20 16:41 浏览量:21494 来源:县政府办
[ 字体: ]
分享:

《青川县德赢VWIN关于印发《青川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

近日,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青川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规划》起草背景

为落实好“把青川建设成为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生态经济先行县、生态文明示范县”的三大目标,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县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加快推进全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承前启后、融合发展、创新引领,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起草依据

《规划》根据《中共青川县委关于制定青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青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相关要求编制,与《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广元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三、《规划》发展目标

《规划》共有11章46节,分别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如何推动我县“十四五”期间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

(一)规划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在“把青川建设成为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生态经济先行县、生态文明示范县”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把青川县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旗帜高高飘扬、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国际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实现全球生态文化胜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规划具体目标:到2025年,青川县文化旅游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3个主要目标,一是文旅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年均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亿元,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一批“天府旅游名牌”系列产品,建成高水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青溪古城、郝家坪战国墓群、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等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有序开展,遗产“活化”成效显著。三是文体广电公共服务效能大幅提升。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文体广电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产品供给丰富多元,公共服务要素配置合理,惠民便民利民措施充分落实。

四、《规划》发展特点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生态立县”战略,全面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主体功能区要求,立足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充分发挥青川作为“全世界自然保护人士心中的圣地”的独特价值,坚持发展生态经济富民、改善生态基础惠民、优化生态环境安民,不断提升青川生态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突出“全域旅游、文旅融合”,持续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以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建设和蜀道申遗为契机,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和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整合优势资源,做强大熊猫文旅IP,做大文旅规模、丰富文旅业态、提升文旅品牌,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

全域共享、主客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居民和游客无差别共享公共服务”的理念,加大文博、景区、体育等公共空间开放优惠力度,加快提升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和旅游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