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是打破传统人工纸质化登记交接所产生误差和不可溯源弊端的有效手段,也是强化医疗机构内部规范化管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健康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青川县积极行动,从医疗机构做起,通过切实加强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废在线监管工作等举措,在促进“生态功能先进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熊猫家园·青秀之川”建设工作道路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更好地做好全县医废处置管理工作,该县制定了《青川县2023年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政策宣传、人员培训、规范管理、部门协调、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将全县220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现场和行政审批逐一核实产废机构,使产废机构清单化。
在规范化管理过程中,青川县严格执行卫生行政、环境保护和公安三部门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了政策执行的权威性和及时性。同时还积极对接,用最合理的费用通过第三方专业在线监管系统公司,根据产废体量个性化,将36家产废机构纳入监管对象,进入医废监管系统,采取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辖区内产废机构、医废专业处置单位各环节全程信息闭环管理模式,让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追踪溯源,既保证了过程的透明性,又保证了各节点的连续性。
青川县作为省内医废产废体量较小的山区县,从信息化平台监管到医废的具体处置,都由第三方专业公司承接办理。该县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医废产废单位的宣传教育、医废安全监管和各环节工作协调等方面。通过一系列努力,该县目前的医废处置工作已步入正常化运行轨道,
下一步,青川县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机构和各医疗卫生机构,将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配套章程、文件的规定,强化监管,逗硬奖惩,持续推广“三有四规范两集中”管理机制,让医废处置工作上下联动,无缝对接,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细节,修正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欠缺和漏洞,确保医废处置工作高效、持续、有序开展。(青川县卫生健康局 综合监管股 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