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统筹整合多方资源,监控会议“一屏看”。严格对照“六个有”目标,规范建立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村“雪亮工程”视频、综治会议视频、“观言知音”调解室,实现办公资源一室多用、综合利用。
二是多方一体联动,实现纠纷诉求“一地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公安、司法、妇联、劳动保障等部门入驻,打造“观言知音”品牌调解室一处,探索建立“5143”纠纷化解工作机制,“一站式”化解一般矛盾42起、县级信访积案1件,切实实现“零非访、零刑案、零舆情”的“三零”工作目标。
三是规范网格化管理,实现特殊人群“一网管”。按照“地缘相近、居住相邻、全员覆盖”的原则划分58个微网格并适时动态管理58名网格员,对辖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刑满释放、流浪乞讨、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每周开展一次走访和信息上报,全年高质量完成网格化信息系统7项指标并及时提供网格员风采信息4篇。
四是夯实群防群控,实现平安细胞“一起创”。在各村(社区)规范建立“红袖标”治安联防队伍7支,在场镇、居民聚居点、重要路口、跨县区毗邻乡镇接壤区域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40余次,通过宣传、创建、评比三个环节,成功申报2023年市级“平安家庭”示范户1户。
五是做实黑恶乱象排查整治,实现基层社会“一齐治”。结合观音实际制定非法阻工、非法破坏生态资源、故意干扰人居环境整治3个方面社会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10余次,摸排上报涉黑涉恶涉乱线索16条,通过“青川发布”平台发布曝光视频1条,警示教育涉事群众20余人次。
六是做好两个专项活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手抓”。入户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20余次,手把手教会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200余人,成功实现发案数、损失数“两下降”和“无电诈”村(社区)比例达50%以上的既定目标。法治副校长入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讲座2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制作固定宣传栏2处,家长微信群转发宣传视频10余条,签订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32份,开展违法线索排查12次,严防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生。(观音店乡唐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