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对辖区内重点地区、重点工程及易发多发险情的涉水景区及滩涂、峡谷等野外风景区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隐患排查,做好警示提示,严防游客私自进入引发灾害。
二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实况和周边、上下游气象信息,加强监测预警和联动会商,动态发布短临预警和避险预告,严格落实山洪地质灾害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做到有预警就有行动、有反馈。
三是强化应急救援准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要求做好预案、队伍、物资、装备等各项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有效开展应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