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进行宣传引导,抓好垃圾源头分类。组织全体镇村干部集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3次,每村设置2名垃圾分类示范员,深入群众展示如何科学进行垃圾分类。在逢场日开展集中宣讲5次、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详细阐述垃圾分类标准;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微信群、村村响等平台渠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营造垃圾分类浓厚氛围,潜移默化提高群众意识、增强积极性。
二是完善垃圾处置设施,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根据各村实际需求,因村制宜在全镇统筹建设垃圾压缩站1处、垃圾亭41个,投放垃圾压缩转运车1辆、垃圾桶200余个,各村自行安排垃圾转运车共8辆。全镇严格规范垃圾处置的各环节作业管理,压实转运车辆责任、加强垃圾压缩站和垃圾亭的运行管护,确保垃圾规范投放、及时清运。日均清运生活垃圾5吨左右。
三是建立共治共享机制,深化基层群众自治。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村民自治组织为纽带,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建立农村群众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鼓励群众共建体系,组织村民定期打扫房前屋后卫生。动员群众共管环境,制定村民环境卫生行为准则并纳入村规民约,明确维护公共环境的义务。组织群众共评成果,建立环境卫生理事会,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组织村民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推进工作成果群众共享,建立积分制、设立“红黑榜”对农户进行激励,结合实际对工作情况较好的保洁员、工作成效突出的村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