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

热点查询: 财政预决算 政府工作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 投资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 关于青川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青川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19 15:00 浏览量:5619 来源:县财政局
[ 字体: ]
分享:

关于青川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28在青川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青川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德赢VWIN委托,现将青川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市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分层管理、分线作战”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四个一、三个三”振兴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集中财力保“三保”、惠民生、促发展,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青川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县范围内征收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到88868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中央级收入16897万元、同比增长3.2%;省级收入6988万元同比下降9.2%县级收入64983万元、同比增长13.8%

2024年,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83万元,为年初预算61390万元的105.9%,为调整预算61390万元的105.9%,同比增长13.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8858万元,占44.4%,同比增长11.1%;非税收入完成36125万元,占55.6%,同比增长16.1%。加上级补助收入261601万元、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57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339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96万元、调入资金3466万元、上年结转34544万元后,全县可供安排收入总量为388485万元,为调整预算333377万元的116.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35074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22059万元的158%,为调整预算319377万元的109.8%,同比增长24.1%。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350747万元、上解支出12622万元、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800万元后,结存资金19316万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根据《预算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93万元,项目跨年实施结转下年继续使用1572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2981万元,为年初预算50135万元的25.9%,为调整预算9574万元的135.6%,同比下降4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564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80300万元、上年结转6764万元后,可供安排收入总量为115686万元,为年初预算52638万元的219.8%为调整预算98394万元的117.6%。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707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2638万元的312.5%,为调整预算98394万元的71.9%,同比下降14.3%。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70750万元、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0100万元、调出资金2559万元后,结转资金22277万元,因项目跨年度实施而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107万元,为年初预算349万元的317.2%,为调整预算949万元的116.6%,同比增长158.6%。加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后,可供安排收入总量为1112万元,为年初预算349万元的318.6%,为调整预算954万元的116.6%。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2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00万元的102.5%为调整预算205万元的100%。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205万元、调出资金907万元后,收支平衡。

(四)地方政府债务

县人大常委会批准2023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7922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8781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91403万元。2024年,上级下达我县新增债务限额10929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7595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01700万元。省财政厅扣收我县债务限额135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7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297万元。综上,2024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预计为48716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95356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91806万元。

2023年末,全县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为37542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87611万元(含外债3388万元)、专项债务187810万元;2024年,新增债务转贷9369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3395万元、专项债务80300万元;偿还到期债务本金127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5800万元、专项债务还本6900万元。2024年末,全县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为45641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95206万元、专项债务261210万元;余额控制在债务限额内。

上述全县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在省财政厅完成结算审查和批复后可能还将有一些变动,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县人大决议和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24年,按照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有关决议,认真贯彻县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着力提升保障能力,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发展。

(一)强化财政收支管理

一是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积极应对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和收支矛盾愈发凸显等不利因素,财政部门按照跳起摸高的工作思路,大力稳存量、抓增量、挖潜量,强化税收和非税执收单位的协同联动,动态监控收入运行情况,全力组织收入,弥补财力缺口,推动财税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且实现稳步增长。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983万元,增长13.8%,增幅居全市第1二是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坚决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预算追加,规范预算调剂,全力保障“三保”支出。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0747万元,增长24.1%,其中“三保”支出118378万元,有效保障了基本民生事业有序开展、职工工资按时发放、职工保险按月缴纳、住房公积金足额缴存和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三是继续加大争取力度。建立定期向上汇报对接制度,坚持月通报、季调度,及时深入研究中省政策走向,最大限度争取支持。2024年,争取到位各类转移支付资金376642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3395万元(含再融资)、专项债券80300万元(含再融资)、增发国债11454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9819万元、绵阳市“1+1”结对帮扶资金18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3900万元、托底性帮扶财力补助2808万元、前三季度拼经济比发展财政激励奖励2600万元、其他各类上级补助资金250566万元。

(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一是激发市场主体内在动力。开展退税减税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环节的核算分析工作,精准、高效落实一系列结构性、延续性税费支持政策,2024年全县减税降费及退税4098万元,惠及3816户纳税人,重点支持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等支撑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增值税留抵退税542万元,涉及农业、批发、零售和制造等多个行业,这些优惠政策的积极实施和退税资金有力助推企业生产发展减负纾困,促进消费升级和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严格落实《四川省财政金融互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深入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深入推进财金互动政策,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年发放财金互动奖补资金150.34万元,其中:天运金属、中哲新材料入选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奖补资金40万元;县农商行等银行“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奖补资金14.09万元,“支持增加小微企业首贷和信用贷款”奖补资金10.91万元,“支持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成本”奖补及贴息资金83.67万元;农业银行“支持农村数字金融普惠发展”奖补资金1.48万元;消费贷款贴息资金0.19万元。三是积极发挥地方债券和国债的投资拉动作用。为加快项目争取,2024年预算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000万元,争取新增一般债券资金7595万元,涉及G543线木鱼至沙州公路改建、乔庄初级中学校迁建、S208线县城至金子山公路改建、S209线东河口至石坝乡青龙村段公路改建、竹园中咀坝(东坝)大桥新建、S301线凉水经转嘴子至马鬃关公路改建等6个项目。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75300万元,其中: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中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庄子产业园二期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厂房建设、东阳水库建设、竹园镇乡村振兴建设、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青溪古城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竹园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更新工程、县第一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建设、林下中药材示范区建设等9个项目共54500万元,另外专项债券资金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20800万元。争取增发国债资金11454万元,其中:西阳沟、茅坝河、楼子河、清溪河4条山洪沟治理工程4000万元;地质灾害综合治理7454万元。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9819万元,其中:电动自行车和家电以旧换新229万元;社区燃气管道改造9590万元。四是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相关政策,按照《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对小微企业的价格评审优惠幅度,持续提升我县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占全部政府采购合同金额占比,2024年我县政府采购项目备案183宗,组织政府采购交易活动179宗(含77宗限额以下框架协议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4273万元,完成采购金额13131万元,节约资金1142万元,资金节约率为8%,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占实际采购金额12448万元,占采购规模的94.8%。全面降低供应商交易成本,禁止代理机构向供应商收取采购文件工本费等其他没有允许收取的一切费用,代理服务费要求必须事前在采购文件中予以明确告知,实现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制度性成本清零。持续提升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减少供应商路途成本和纸质资料制作成本,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办事效率。2024年我县共开展160宗全流程线上政府采购项目,占比达89.4%。

(三)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一是工业经济加速发展。2024年,为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引领推进青川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安排拨付工业发展相关资金21865万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再生有色金属、总部经济、机械、汽车配件、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推动“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建圈强链。年产30万吨高纯石英砂年产4万吨铝型材15个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年产1万吨高硼硅耐热玻璃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年产50万吨绿色循环再生铝资源利用(一期)、星恒青源二期等14个项目竣工投产。实施汇能中哲高纯四氧化三锰、方正矿业环保安全等技改项目8个,盘活红森机械、宁青机械等僵尸项目4个。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9户,居全市第1。全部工业增加实现17.07亿元,同比增长17.3%,居全市第1,拉动GDP增长3.97个百分点。新增二级建筑企业5家,建筑企业产值增长25.17%,居全市第1全力推进园扩容提质,新增园区开发面积850,新建标准化厂房4.2万平方米,庄子产业园一期实现满园入驻。挂牌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5400余亩,100%实现交地即交证二是农业质效显著提升。2024年,围绕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补助等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352万元,其中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产业服务、配套设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41个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投入4144万元。粮油、茶叶、食用菌、生态养殖、木本油料、道地药材等产业发展迅猛,油橄榄和毛叶山桐子产业建设项目入选第二批“天府森林粮库”示范建设项目。“七佛贡茶”获四川省第十三届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2.97亿元。青川黑木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唐家河蜂蜜入选《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三是文旅商贸融合发展。2024年,为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文化旅游体育及商贸服务领域共投入4589万元。青川三人“坝坝篮球”擂台赛2023-2024赛季总冠军赛圆满收官,获评四川省十佳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省级标杆赛事,大力拉动体育旅游消费。高水平举办紫荆花季、“云赏唐家河红叶”等系列活动,策划唐家河梦幻之旅、青溪古城民俗风情之旅等精品线路5条,研发旅游文创产品21个,连续4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四)不断保障改善民生

一是民生底线持续兜牢。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5.3%,全面完成42项民生实事资金拨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就业帮扶基地8个、返乡入乡创业实践基地6家,回引创业115人,精准落实就业创业贷款、补助2099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100余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青e就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二是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7420万元,特殊困难人群医保代缴全覆盖,“一老一小”全面保障,老年助餐网络体系初步建成,稳步推进省级慈善社区试点。完成木鱼镇幼儿园托育中心改造提升,新增托位45个。劳务专合社社员参加工伤保险试点经验被全省推广。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成效突出单位。三是医疗教育资源不断优化。2024年医疗领域共投入21696万元,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中医医院能力提升、乔庄镇中心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建设5个项目竣工投用。引进医学博士5名,搭建4个博士工作站、8个专科联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2项,新建临床重点专科3。秉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投入各类教育经费40745万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9所,乔庄初中顺利搬迁,县内首个民办综合高中建成投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100%,适龄儿童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6%,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三年增长,特优生人数创十年新高。建设“卓越教师工作室”8个,竹园坝社区教育中心获评四川省优秀社区教育院校。

(五)加强绩效监督管理

一是规范绩效目标设置。将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进一步完善项目绩效目标框架体系,统一绩效目标设置内容,保证绩效目标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达到可衡量、可实现的要求,同时实现绩效目标管理“三本预算”全覆盖。二是落实事前绩效评估。2024年,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从源头上防控财政资源的低效无效,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我县将新增50万元以上的预算项目、延续性项目年度预算增幅达到20%或增加金额50万元以上的项目纳入事前绩效评估管理范围,就项目的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要条件。三是加强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工作的通知》,全覆盖实施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预算绩效自行监控率达100%。同时选取5个部门整体支出和10个项目(政策)支出开展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涉及重点项目资金3868.5万元。四是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部门自评率达到100%。同时选取30个项目和10个单位开展重点项目和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重点项目资金42304.6万元,评价项目涵盖国有资本、地方政府债券、政府采购项目、政府购买服务、民生实事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五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按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相关要求,实现2024年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编审同步、上会同步、批复同步、公开同步。同时各预算单位在2023年部门决算公开时同步公开预算绩效管理情况,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是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分配挂钩,逐步采用绩效分配办法,对资金使用效果好、项目管理规范的,在预算安排时给予一定倾斜;对使用低效或无效资金进行削减或取消。七是扎实开展财会监督工作。针对免作业本费、农村妇女“两癌”筛查、职业技能培训三项民生领域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并接受市级复查。对7个行政事业单位和1个国有企业进行了财会监督检查工作,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预决算管理、津补贴管理、会计管理、内控管理等12个方面,发现问题29个,涉及金额16.22万元,相关单位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违规发放物资和违规接待问题专项整治,单位自查发现问题112个,涉及金额49.8万元,相关单位已整改完成。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成之惟艰,离不开县委举旗定向、统揽全局,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关心支持,也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鼎力相助。当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经济运行仍存在较大困难和不足: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仍不牢固,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土地出让收入不及预期,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大增,债务风险不容忽视;财政库款长期低位运行,“三保”压力较大,支持保障经济发展力不从心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坚定“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的决心,突出问题导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加以解决和改进。

三、2025年预算草案

(一)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财政收入方面: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仍不牢固,有效需求不足,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税收收入持续稳定性不高,非税收入后期增长潜力和空间逐步减小,土地市场整体处于疲软态势,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面临诸多挑战。但另一方面,我县正面临“四类地区”振兴发展、欠发达地区托底性帮扶、省级高新区创建等重大战略机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财政支出方面:“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需优先保障,乡村振兴、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政策性支出需求只增不减,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城市维护更新等促发展资金必须安排,保重点、保急需任务艰巨,面临前所未有的支出保障压力。

总体来看,2025年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严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将成为鲜明导向,需要更大力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支持方式。

(二)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力以赴拼经济比发展,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全面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更大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大事要事;深入谋划推动财税体制改革,抓好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提升财政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县域经济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的原则是:

——收入安排积极稳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预测,合理编制收入预算,确保财政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与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要求协调一致。

——支出安排突出重点。严格支出保障序列,强化过紧日子要求,全力服务中心工作。健全财政资源统筹机制,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预算管理严格规范。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资金安排固化格局。坚持预算法定,严格预算约束;强化绩效管理,严格落实绩效监督“三管三必须”;严肃财经纪律,严防财政资金“跑冒滴漏”。

——风险防范严守底线。加强财政运行风险整体评估、系统监测、管理联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

(三)2025年全县收支预算草案

根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及县委确定的202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合理编制2025年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68233万元,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加上级补助98910.45万元上年结转1572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93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110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18万元后,收入总量187886.45万元。

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187886.45万元。在此基础上,扣除上解支出3000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90万元,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296.4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20000万元,加上级补助10万元、上年结转22277万元,收入总量42287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42287万元,其中: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440万元,调出资金1109万元,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738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518万元,加上级补助5万元,收入总量523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量523元,其中: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5万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318万元。

4新增地方政府债券

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目前暂未下达,待省下达后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调整方案,并在债券项目安排方案确定后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

四、关于2025年财政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决策部署,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经济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把各级党委的工作要求贯彻到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各项积极财政政策落地落实。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进全县财政系统和财政领域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续巩固作风纪律整顿成果。

(二)努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积极做大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努力完成202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提升可用财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加快转型调整,有序推动土地出让,促进土地出让收入稳中有增,加快土地增减挂钩合格指标交易,积极催收交易欠款。强化国有资产资源统筹经营,管好优质资产、盘活闲置资产,提升资产资源利用率和收益率。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积极向上对接沟通汇报,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支持青川发展。习惯过紧日子,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规范预算追加调剂,集中腾挪更多财力确保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落实。科学统筹“三本预算”、激活“沉睡”资金,推动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始终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优先位置,筑牢兜实“三保”底线。

(三)固守底线防范运行风险。加强地方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化解,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强化专项债券全流程管理,完善资金监管机制和偿还机制,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各部门,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置换重组、融资接续。加强专项债券资金监管,避免新增政府支出责任。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力防范化解融资风险。扛牢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健全化债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县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主动接受县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建议,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青川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附件1:有关名词及术语解释

附件2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2025年预算草案(附表)


县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秘书处   202528日印发


附件1


有关名词及术语解释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反映政府间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革命老区及民族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结算补助、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固定数额补助和各类财政共同事权等转移支付收入等。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反映政府间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主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等方面。

非税收入:指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以外的财政收入。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安排或补充基金时在支出方反映,调入使用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

政府性债务:政府性债务包含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指确定由财政资金偿还、政府负有直接偿债责任的债务。分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两类。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是指因地方政府(包括政府部门和机构)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政府负有连带偿还责任的债务。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是指债务人为公益性项目举借,由非财政资金偿还,政府不负有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可能需给予一定救助的债务。

再融资债券:是指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的债券。

三保一优一防: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优化支出结构,防范财政风险。

部门预算:公共财政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指各部门根据其履行职能部门的需要,按照内容全面、完整,项目确定、明细,定额科学、公平,程序规范、透明的原则要求,统一编制反映本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综合预算。

国库集中收付:一般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由财政部门开设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收缴、支付和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