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监测预警预报。构建“天气预报+专家预测+风险预警”三线防范机制,强化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发展,动态发布短临预警和避险预告,严格落实山洪地质灾害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做到有预警就有行动、有反馈。
二是强化防汛物资准备。全力做好防汛物资储备,扎实做好后勤物资保障工作,在7个重点乡镇前置抢险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储备了帐篷、棉被、食品、饮用水等各类应急物资3000余件套。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制度,规范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和使用流程,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盘点和维护,确保应急物资处于良好状态。
三是强化应急救援准备。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强降雨期间加强值班值守力量,及时更新值班值守人员通讯录和乡镇卫星电话号码,加强值班工作调度和抽查通报。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加强乡镇专职消防队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