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人群就业优先。依托“青e就业”数字化平台,摸排收录有就业意愿的已脱贫人口、低保户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2747人,建立重点人群优先推介机制,在派工时,平台优先向符合工单要求的重点人群推送岗位。今年以来,已累计助力重点人群就近就业3.4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89.31万元。
(二)蓝英工程提技增效。创新实施“蓝英工程”晋级体系,在农业产业、建筑业、服务业等5个领域设置村级好手、乡镇能手、青川高手3个技能等级,形成“培训+晋级+增收”的闭环培养模式,以岗代训提升群众技能水平,针对不同晋级给予5-10万元不等的额外务工补助,提升群众务工收入。目前,已认定村级好手199人,发放务工补贴2860元。
(三)工伤保险保驾护航。全省率先试点“劳务专合社+数字平台+工伤保险”三位一体保障模式,将全县121家劳务专合社、2.28万名社员全覆盖纳入工伤试点,在“青e就业”平台优化新增“事故备案”模块,实现派工、上工、事故备案全流程“数字留痕”,切实保障社员上工。今年以来,累计保障务工10.48万人次,作出工伤认定9件,支付工伤待遇20.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