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位统筹部署,拧紧责任链条。局党委高度重视赛事安全保障工作,将其作为服务东西部协作大局、展现青川应急担当的重要窗口。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赛事安全保障工作专班,召开2次专题会议,明确各股室、人员职责分工,层层压实安全责任,确保各项安保措施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二是强化风险研判,前置消除隐患。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赛前组织精干力量,联合住建、消防、电力等部门,对赛事举办场地青川县体育馆、篮球公园及周边环境开展全方位、拉网式安全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重点聚焦场馆结构安全、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性、电气线路规范敷设、观众疏散通道畅通性等关键环节,建立问题清单,实施销号管理,坚决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赛事开幕之前。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处突能力。针对大型赛事人员密集、情况复杂的特点,结合我县实际和本次赛事规模,精心修订完善涵盖火灾、拥挤踩踏、突发伤病、恶劣天气等各类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预案。联合公安、消防、医疗、电力、场馆管理等多方力量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重点磨合指挥协调、力量调度、信息共享、现场处置等关键环节,确保预案实用管用,应急力量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四是聚焦现场保障,全程严防严控。赛事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在赛场关键点位部署应急指挥小组,配备专业应急救援人员和装备,实施不间断安全巡查。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场馆内外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同时,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引导,确保观众有序入场、观赛、退场,严防拥挤踩踏风险。与卫健部门紧密协作,畅通医疗救护绿色通道,确保突发伤病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五是深化宣教联动,凝聚安全合力。赛前通过官方公众号、场馆广播、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布赛事安全须知和观赛温馨提示,提升参赛人员及观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积极协调宣传、融媒体等部门,加强赛事期间安全知识普及和正面引导。主动与赛事组委会、场馆方、志愿者团队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安全信息高效传递、协同应对。(应急局:何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