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完成隐患排查登记。汛期结束后,乐安镇迅速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及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对全镇所有道路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了通组路、田间路的路面坑洼、路基松动情况,学校周边路段的平整度,以及县道、乡道的排水系统和防护设施。目前已完成全部排查工作,共发现各类隐患32处,并登记造册,逐一明确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建立销号管理台账。
二、有序推进隐患修复管控。按照“保障安全,优先通行”原则,镇村在汛后第一时间组织村民开展跨方清理、沟渠除淤并对排查出的轻微路面破损,积极组织村级公益岗位人员利用砂石、水泥等材料完成填补修复18处。对损毁严重的及时上报争取项目解决,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三、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引导。利用村广播每天早中晚三次播报汛期后道路通行注意事项,并通过村级微信群发布安全提示信息60余条,组织镇村干部入户走访600余户,向农户宣传农用车辆不得载人、超载等规定。此外,通过公布镇村干部联系电话,鼓励群众举报道路安全隐患,已接到群众举报并核实处理隐患12处,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