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青川县民政局始终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以“蜀适幸福时光”老年助餐服务行动为载体,精准对接失能、失智、高龄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助餐需求,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老年“小食堂”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对就餐便利性、多样性的期盼,实现养老助餐“大幸福”。
一是强化统筹布局,筑牢助餐服务基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80万元,科学制定《老年助餐网络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锚定“1个中央厨房+3个助餐服务点位”的建设目标,在乔庄镇万众社区、秦兴社区、方维社区和回龙社区建成首个老年助餐网络示范点,规划就餐位100余个,覆盖乔庄县城区3000余名老年人助餐服务,有效破解困难老人“做饭难”“就餐难”的问题。
  
 
	
二是强化宣传形式,推动服务深入人心。各社区示范点采用“主会场+分会场”联动宣传模式,打造全域覆盖的惠民政策宣传场景。秦兴社区将政策宣讲与健康科普有机融合,围绕老年人膳食营养、助餐政策等内容设计互动问答,现场为参与者发放30份生活物资礼包,实现“学政策、获健康、得实惠”多重效果。万众社区以传统投壶游戏为载体搭建宣传平台,通过趣味互动拉近与群众距离,在游戏活动中增强惠民政策知晓度。方维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放宣传单500余份,面对面讲解助餐服务申请流程、服务内容,重点为独居、高龄老人登记送餐需求,确保惠民政策红利精准触达每一位有需要的老年人。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惠老服务内涵。工商银行青川支行开设“助餐联名卡”办理绿色通道,实现助餐补贴直达账户、“刷脸支付”便捷用餐等功能,以智能化手段提升助餐服务便利。县妇幼保健院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服务,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社区爱心义剪团队利用老年人助餐点用餐时机,为20余名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通过助餐服务,进一步拓展老年人各项基本服务保障。
四是强化日常管理,实现“养老”向“享老”跨越。建立老年人助餐工作制度、食堂管理制度、餐食配送制度等多项制度,持续优化助餐服务流程10余项,积极探索送餐上门服务,切实打通老年助餐“最后一米”。截至目前,累计为县城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700余人次,让老年人在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中感受到从“养老”到“享老”的幸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