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好“宣传拳”,激发全民参与动力。建立“领导干部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两委’包社”的三级联动体系,线上线下同频宣传,发动在家干部群众500人次参与环境整治行动,覆盖8个行政村,形成“干部率先垂范、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打好“行动拳”,环境整治初见成效。紧盯道路干线、河流沟渠、庭院圈舍,常态化开展“大清除、大整治”专项行动。清理乱堆杂物、枯木残枝、积存垃圾140余处,疏通沟渠7米,拆除乱建棚屋2处,各村社呈现干净整洁新面貌。
三、打好“巩固拳”,管理机制护航成果。建立“突击整治+长效管理”的管理模式,镇村干部不定时检查,发现一处整治一处,确保“问题不过夜”。将环境整治行动纳入村规民约,建立人居环境红黑榜制度,推行农户“门前三包”等,用制度保障长久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