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宣传引导,筑牢思想根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广播、宣传栏等阵地,开展“移风易俗进万家”主题宣讲8场,发放倡议书1500余份;组建由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的宣传队伍,深入村组院落解读政策,用通俗语言讲解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的危害。同时,通过微信短视频宣传移风易俗益处,让文明理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二是健全制度机制,规范行为边界。指导各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纳入其中,明确彩礼上限、宴席标准、随礼金额;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干部、老党员、乡贤担任成员,累计劝阻大操大办行为7起,为群众节约开支超5000元。此外,建立党员干部带头制度,签订承诺书80余份,以“头雁效应”带动群众践行文明新风。
三是丰富实践活动,涵养文明新风。常态化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评选,截至目前,共表彰先进典型15人,用身边榜样传递正能量。同时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倡导节俭办事、文明祭祀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