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管护能力。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组建由镇村两级文物专干、网格员和志愿者等10余人组成的专业文物保护队伍,形成“镇级督导、村级主管、专人看护”的联动格局;镇政府与文物看护人逐级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保护职责、任务,实现责任具体化、清单化。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保护氛围。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宣传文物保护工作。线下发放宣传手册400余份;线上通过村村响、村民微信群推送文物保护知识90余条,覆盖群众4000余人次;同时,通过对何家祠堂的修缮利用,打造家风家训馆、善行义举榜、家风文化墙,让文物“活”起来,让百姓在保护中受益,从而更主动地参与保护。
三、强化安全管理,消除风险隐患。落实文物安全巡查制度,镇文化站联合县文管,每季度对全镇文保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村级文保专员每周至少巡查一次;文物看护人每日进行现场查看,重点检查火灾隐患、结构安全、盗窃风险等,并建立详实的巡查日志台账;投入专项资金5000元,为文物点配备灭火器、监控设备等安防设施,切实提升文物安全防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