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挖文化底蕴,筑牢文明根基。系统推进修志工作,通过查阅档案、走访群众、田野调查等多维方式,收集回族民俗、家训家风等珍贵文化资料。截至目前,已查阅乡档案室档案50余卷,深入走访当地老人、乡贤代表40余人次,整理形成文字资料近2万字。重点梳理了传统民俗中的优秀成分与陈规陋习,为推进移风易俗提供了扎实的历史依据和文化导向,让新时代文明新风深植于乡土文脉之中。
二是创新宣传载体,以赛事激活文明新风。依托村BA、第三届“石榴籽”足球赛、传统节日活动等年度活动,在赛场周边开设“文明新风加油站”,比赛间隙开展“微宣讲”“知识竞答”等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超6000人次,以轻松活泼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和移风易俗等内容,让文明新风在群众的竞技热情和欢声笑语中有效传递,参与度较传统讲座提升超300%,文明理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三是推行积分评比,构建长效激励机制。创新实施“文明积分”评比制度。制定5大类30项具体评分标准,将赛事文明参与、志愿服务、红白事简办等情况全部纳入积分体系。截至目前,全乡已有95%的农户纳入积分管理,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260余次。积分结果每季度张榜公布,并与“文明家庭”“星级农户”评选直接挂钩,有效激发了“人人争积分、户户促新风”的良性竞争,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实现从“软约束”到“硬激励”的常态化运行。(蒿溪回族乡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