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责任根基。我镇立足辖区实际,召开防范非法集资专题工作会议2次,成立由镇长牵头,派出所、司法所、财政所及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制定非法集资宣传方案,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各成员协同参与的职责体系,将宣传任务层层分解至网格员与具体责任人,构建起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为宣传工作落地见效提供坚实保障。
二、强化宣传引导,拓宽覆盖维度。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定期推送防范非法集资科普文章及典型案例,同时鼓励干部群众转发传播,形成“一人知晓、多人了解”的扩散效应。线下利用赶集日,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宣传咨询点,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手册等形式开展宣讲。并借助村广播每日定时播报防范知识,组织“守护钱袋子”专题讲座与坝坝会,结合真实案例讲解识别技巧与法律后果,截至目前已发放宣传手册600余份,覆盖群众超800人次。
三、聚焦重点群体,实施精准滴灌。针对留守老人、农村妇女、务工人员、合作社负责人等易受骗群体,组建由多部门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构成的宣传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入户宣传。用家常话解读“种植回购”“虚拟货币”等新型非法集资手段,通过“四看”法则(看资质、看回报、看资金、看渠道)指导群众甄别风险。推动签订《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告知书》,累计入户走访30余户,签订告知书150份,有效提升重点群体的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