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锚定建设核心,夯实思想根基: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破解村民出行难题、拓宽致富渠道的关键举措,深化其重要性认知。聚焦农村交通设施短板,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高效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落地。
二是健全管护体系,规范管理机制:遵循“有路必管、管必到位”原则,完善管理与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规范管理、权责统一。严格执行《凉水镇农村公路建后管养制度》,推行村“两委”班子包片负责制,通过“定人、定责、定路段”,推动道路管理常态化、正规化。
三是压实护路责任,筑牢管护防线:落实农村公路养护主体责任,发挥镇、村两级引领作用,带动村民主动参与爱路护路。深化“路长制+村规民约+公路养护员”模式,常态化开展路域巡查、隐患排查及灾毁上报,及时整治“脏、乱、差”问题,确保问题早发现、快处置,推动养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