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与农业技术相结合。筑牢田管“责任屏障”,我镇成立10支以“驻村工作组+村社包户干部+农业技术员”的田间管理服务队,结合“田长制”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玉米、大豆管理;确保包户干部每周2次蹲点地头,监测苗情、虫情,把“办公室”搬到田埂上,将管理触角延伸至生产末梢。
二是为群众办实事与提高能力相结合。打通田管“最后一公里”结合“田间管理服务队+科技小分队”双轨服务,针对秋粮病虫害高发、旱涝等问题,手把手教群众“对症下药”,推行物理防治病虫害,对规模种植户28户点对点包保,传授“一喷多促”“肥水调控”等技术,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加强玉米螟、棉铃虫监测,发布防治信息20余条,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让群众从“会种地”变成“懂种地”。
三是抓发展与抓党建结合。激活田管“新动能”,党员带头流转100余亩土地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党建引领下,玉米亩产预计300-350公斤,大豆亩产100公斤,叠加效益显著;阴平村通过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农民入股分红,激发了种粮积极性。同时,各村社区成立“田管工作专班”,用党建凝聚力量,比如大水村、堰坪村、金桥村、徐坝村、魏坝村三级专班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疏通沟渠与土壤培肥,保障秋粮安全度汛。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为秋粮稳产注入“新活力”。(青溪镇付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