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服务前置,引导安全经营。变事后处罚为事前服务,意在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引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隐患,避免酿成生产事故,相较于事后处罚更能体现执法“温度”,企业经营者更容易接受。今年对全县非煤矿山、危化品经营企业及重点工贸企业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140余家,帮助企业发现整改隐患570余条,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二是提前告知,督促自查自改。为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事前执法告知制度,即在对企业开展执法前,通过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告知执法检查内容,倒逼企业自行对照检查内容提前自查,对企业自查出且列入整改计划,制定管控措施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是灵活执法,提升执法效益。“线上+线下”执法模式并举,要求企业在“应急宝”客户端上传企业安全许可证照、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设备设施、安全教育培训等情况,执法人员可线上执法;“单部门+联合”执法相结合,制定跨部门联合检查计划,最大程度归并跨部门检查,切实提升跨部门机制黏合度,做到“非必要不检查、无计划不检查,计划必实施、检查必有效”。(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