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青川县教育局
会办单位:青川县财政局、青川县卫健局
	
赵武、蔡正军、贾雪萍、刘强、樊杰、董长伟、黄友珍委员:
你好!你在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第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体系。按照广元市教育局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广元市推进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心理健康成长守护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精神,联合县检察院、县委宣传部等十六部门印发了《青川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守护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青川县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方案》,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全县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规范、教师心理素养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有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的目标,为加强心理平台阵地建设做好了顶层设计,确保我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平台阵地建设。一是在青川中学挂牌成立青川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其任务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讲座;做好筛查评估,学校每学年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专家委员会分析风险等级;做好资源保障,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争取到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新时代阳光少年工程“校园天眼”项目,木鱼初中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建设学校项目正在实施中,将依托该项目建设全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平台。三是强化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和心理咨询服务。各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宣传和服务。乔庄初中与市精神卫生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对全校师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与绵阳市教育局达成心理健康帮扶协议,定期组织力量到青川各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和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三、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实效。一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保障师资、课时,抓牢课堂主阵地,利用《品德与社会》《生命生态·安全》等课程及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二是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结合学段特点开展适宜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三是加强教育科研引领。聚焦心理育人工作实际问题,将心理健康科研成果应用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等领域中去。四是设置心理委员朋辈互助互学。小学四年级起,每班选拔阳光开朗、乐于助人的男女心理委员各1名,协助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宣传活动,帮助同伴纾解心理压力、提振学习信心。五是规范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用好开学重要时段,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全覆盖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规范运用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
四、提升全体教师心育能力。一是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建立全县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台账,采取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名。目前,青川中学、青川一中、乔庄初中等学校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其他学校均有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二是项目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2025年7月,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学校班主任、德育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近450名,参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教师C级资格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参培教师全部持证,并就掌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服务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需求提供了知识储备,实现了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和质量提高。三是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校本培训内容,通过专题讲座、网络学习等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心理知识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
五、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一是大力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统筹安排开展了一次全覆盖家访活动,旨在全方位掌握学生情况,指导学生丰富假期生活等,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推广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家校协同育人良好氛围。二是不断深化“三同”活动,进一步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着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保障学生健康成才。三是全方位建立家校沟通,班主任每两月至少与家长沟通一次,学生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与家长沟通,确保家校信息畅通。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青川县教育局
2025年7月28日
	
	
主办单位:青川县德赢VWIN办公室 管理:青川县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联系方式:0839-7222094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20018
					备案号:蜀ICP备05031225号-1
					 川公网备案号:51082202000102
川公网备案号:510822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