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政协青川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委员提案
第28号
主办单位:青川县教育局
会办单位:青川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赵武、袁小春、毛桂琼、虎妍、李世许、虎利平委员:
你们好!你们在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县特色乡土教材的创编建议》(第2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土教材是乡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教育的核心元素。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开发乡土教材,传播优秀乡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课程建设传播乡土文化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以校本教材开发和课程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推进乡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近年来,我县学校查阅梳理青川历史、传统体育、青川民俗、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等相关资源,坚持边创编边运用边完善的原则,在乡土校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开发了《青川民间文化》《绿色未来》《木牍之光》《茶语书声之情系贡茶》《竹韵书香》《青溪印象》等校本课程,并纳入学校校本课程计划,对学生进行青川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依托实践活动培养家国情怀
我县教育系统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课程开发为核心,积极推动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开发了一批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了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各学校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依托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川战国木牍公园、青溪古城、七佛贡茶园、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房石烈士陵园等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生态文明、乡土乡情等教育,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熟知家乡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
三、加强队伍建设形成育人特色
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要求,组建一支以校内为主、校外教师为辅的乡土课程建设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指导,以青川地理山川,历史沿革,地方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民间技艺传承为主要内容,推动创编乡土文化教育读本,努力形成“乡土教材+”教育模式,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家国情怀。一是“乡土教材+校园”。将乡土教材、校园文化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把乡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之一,以乡土文化涵养校园环境。坚持根植于本地区地域传统文化底蕴,综合学校环境条件,开发特色兴趣团队,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国家。二是“乡土教材+家庭”。向家庭延伸,通过家长会、学生课外实践、祖父辈讲青川故事等活动,使青少年获得更为切近的励志教育和精神感召,形成家校合力,传播家乡文化,感悟家国情怀。三是“乡土教材+活动”。依托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实践基地建设为教育载体,将乡土教育融入到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在实践活动中传承优秀乡土文化。
感谢你们对青川县乡土文化传承、对青川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青川县教育局 青川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2023年8月3日
主办单位:青川县德赢VWIN办公室 管理:青川县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联系方式:0839-7222094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20018
备案号:蜀ICP备05031225号-1
川公网备案号:510822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