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唐家河:绿水青山铺就的“金山银山”之路

来源:唐家河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5-08-15 10:48 字体: [ ]

2025年8月15日全国生态日之际,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唐家河以47年蜕变之路交出生态保护的生动答卷。这片位于四川北部的土地,从伐木场蜕变为“天然基因库”,在党建引领、法治护航、多方协作中,走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共赢之路,也是用脚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

党建引领是蜕变之基。1978年转型以来,党员冲锋在前,23名党员职工与5名党员巡护员组成“钢铁先锋队”。一代又一代党员扎根深山,坚守巡护一线,让党徽闪耀绿林。如今96.15%的森林覆盖率下,2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94种国家二级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成为低海拔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的区域之一。

法治护航筑牢生态防线。唐家河将普法融入保护全流程,通过“线上网络宣传+线下主题日活动”结合,让“保护红线”入脑入心。与青川县人民法院、青川县人民检察院共建了生物多样性法治教育基地,以案例警示强化震慑,让法治成为生态守护的“利剑”。

跨区协同凝聚保护合力。从2020年联合川甘12家单位签约,到2025年集结三省43家单位参与,已开展9次跨区域联合巡护,487名巡护员累计投入811小时,巡护里程达1187.7公里,覆盖岷山、西秦岭核心区,构建起跨区域保护的示范样板。

社区共生激活发展活力。在周边社区选聘70余名生态管护员,推动老百姓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带动养蜂产业发展,建成标准化蜂场20个,辐射300余户农户,年产值超300万元;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全村60多户蜂农养殖中华蜜蜂近5000箱,年均每户可增收3—5万元,中华蜜蜂产业真正成了“致富引擎”。

科研教育释放长效价值。与高校合作开展物种研究,借红外相机、无人机累计获取数万条野生动物影像;每年办100余次自然教育活动吸引10.5万人次参与,使唐家河既是“天然实验室”,更是生态文明“活课堂”。

从伐木场到国家公园,唐家河印证着绿水青山的多重价值。党建驱动、法治保障、多方参与、社区共生、科教助力,让这片土地在守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永续,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滋养民生、惠及长远的“金山银山”。(蔡丽君)

主办单位:青川县德赢VWIN办公室 管理:青川县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联系方式:0839-7222094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20018 备案号:蜀ICP备05031225号-1 川公网备案号:51082202000102